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堅持把整改貫穿始終,探索推行“一書三單”模式,積極抓整改促活動成效。
公開“便民利民承諾書”。要求各職能單位結合業務工作,列出為民便民利民的具體事項,寫出承諾書,報經縣委督導組和縣活動辦審查。在審查工作中,做到“四個不放過”,即承諾事項與單位職責聯系不緊密、沒有單位特色的不放過﹔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沒有涵蓋其中的不放過﹔完成時間不符合規定或大而化之、不具體的不放過﹔具體責任人不明確的不放過。據初步統計,全縣便民利民承諾踐諾發布會后,37個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負責人通過活動專刊、電視、網頁等形式,輪流向社會公開作出了214項承諾踐諾事項,接受群眾監督,促進整改落實。
分發“問題集中交辦單”。通過領導干部下基層訪、召開座談會征、公開接訪聽等多種方式,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及存在問題,縣活動辦發揮“中轉站”和“分流器”的作用,匯總梳理,承上啟下,將問題按職責范圍分別向81個縣直部門和單位分發問題集中交辦單,實行源頭分流,歸口整改。各單位負責將自查出的問題、縣活動辦反饋的問題、為民便民利民承諾事項進行歸納,建立整改台賬,並報縣活動辦備查。
審查“整改情況報告單”。單位完成單項或多項整改,經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督導組組長簽字后,報縣活動辦,縣活動辦核實后銷號“放行”。對整改報告情況,縣活動辦進行抽查,一旦發現弄虛作假,嚴肅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改正,實行責任追究。縣活動辦組建督查組,對各單位整改落實情況跟蹤督查,現場錄像。每隔一段時間,活動辦還要召開一次評判會,集中播放現場錄制的畫面,讓效果好的得到激勵,讓效果差的“紅臉、出汗”。對落實不力、排序后三名的單位,主要負責人接受採訪、公開表態、電視曝光。
發布“整改情況反饋單”。縣活動辦設計了《整改情況反饋單》,將整改結果填寫在上面,採取適當方式進行反饋。對群眾反映比較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等形式進行公開反饋﹔而針對個別單位或個人存在的問題,則通過送上門或打電話等形式單線反饋。目前,縣活動辦已發放整改情況反饋單217份,共整改問題3210個。
(山東省菏澤市黨建雲平台供稿 王懷振 王海龍 陳廣琳 高帥 李鳳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