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網友聲音

在聯系點上“孵化”好作風

匐莖

2014年07月21日15:2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啟動后,按照中央統一要求,各級都為領導干部確定了聯系點,要求領導干部深入聯系點開展調查研究、指導推動工作,充分發揮“領上路、導上軌”的功能,形成“頂層推動”與“全黨行動”良性互動的好格局。

建立領導干部聯系點,既是防止領導干部脫離群眾的重要手段,也是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還是近年來黨內集中教育活動的成功經驗。為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把聯系點建成示范點”的高標要求。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為各級領導干部建立聯系點,既是給領導干部出“考題”,檢驗他們的黨性作風、能力素養﹔又是為普通干部立“標杆”,讓他們循著去走、比著去干。因此,領導干部聯系點不僅是活動開展的“晴雨表”,更是干群關系的“體溫計”﹔聯系點活動開展是否有成效,不僅反映了領導干部的作風能力,更體現了地方抓落實的水平。

領導干部的聯系點不是“藝術品”,在選擇確定時要堅持可學性原則。雖然選擇一些基礎好、起點高的單位作為聯系點,可以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樣的點不具推廣性、輻射性。因此,要把那些問題繁多、矛盾復雜、基礎較差的地方和單位作為領導干部的聯系點,通過領導干部親歷親為解剖麻雀、雪中送炭化解難題、創新驅動助推工作,為基層干部立標杆、作表率、當示范,把聯系點打造成堅持群眾路線的“教科書”。

領導干部的聯系點不是“功勞簿”,在資源調配上要把握兼顧性原則。雖然打造領導干部的聯系點很重要,但不能走入為打造而打造的誤區,更不能把打造聯系點當作邀功請賞、謀取升遷的快速通道。因此,不能把領導干部聯系點當作“大媽生的”來“富養”,搞力量傾巢出動的“假重視”、資源富積投入的“偽出力”、效果移花接木的“虛泡沫”,而對面上整體推動不上心、不用勁,企圖“一俊遮百丑”蒙混過關。

做好聯系點工作,很考領導干部的手藝,必須用真心、花真功、下深水,需要摒棄投錢投物、修路架橋、引進項目的“給予思維”,走出攤派任務、硬下指標、權力推進的“路徑依賴”,帶著面向基層、服務群眾的真情實意,到聯系點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問題、發動基層群眾分析問題、對接基層實際解決問題,用自己的作風、能力和人品、魅力去影響群眾、帶動干部,在基層“孵化”好作風。

分享到:
(責編:黃策輿、謝磊)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