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通知強調,要防止形式主義的現象和問題,確保高質量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
民主生活會開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教育實踐活動的實效。從我省情況看,已經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的單位,基本都能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扎實做好前期准備,認真進行對照檢查,深入開展談心談話,勇於批評和自我批評,會議開得比較成功。但也有個別地方,思想認識不到位、規定動作不到位,民主生活會存在“走過場”的情況。
這種“走過場”,突出表現為搞“演練設計”,排“完美話劇”。有的民主生活會,雖然場面很熱烈、發言很生動,甚至不乏“痛哭、哽咽”,但貌似嚴肅的背后,其實形式大於內容。比如:對照檢查,同一種框架、同一個套路﹔談心談話,不關痛痒、不觸及實質﹔甚至誰批誰、批什麼、批幾條,都事先商量、相互安排。其結果,自然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共性的問題多、具體的問題少,批評的針對性、准確性也就乏善可陳。
民主生活會有沒有“辣味”,關鍵看意見是不是“尖銳”。所以,充分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武器,必須“實”字當頭,堅決防止臉譜化、程式化。要直面問題、自揭傷疤,深刻進行自我批評﹔要一針見血、有理有據,坦誠開展相互批評。隻有點到要害、戳到麻骨,全面、深入、客觀地找出問題,民主生活會才能切實達到增進團結、促進工作的目的,真正起到“紅紅臉、出出汗、排排毒、治治病”的效果。(張洞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