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群眾路線基層行>>走進江蘇鎮江京口區

裔玉乾:深化提升“兩網”治理服務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2014年07月18日14:2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社區作為社會的最小單元,與群眾聯系最廣泛、最直接。做好社區工作、密切聯系服務群眾,是檢驗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的重要標准之一。近年來,京口區創新開展“網格+網絡”(以下簡稱“兩網”)治理服務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受到了各級領導充分肯定。2014年2月10日,省委羅志軍書記視察江一社區“兩網”治理服務模式時指出,“要把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鎮江市委楊省世書記也先后五次對“兩網”治理服務提升工作作出了明確要求。今年以來,京口區委、區政府將深化提升“兩網”治理服務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特色工作和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切實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一、“兩網”治理服務工作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兩網”治理服務模式,是社會治理機制的有益探索創新,對於提高社會治理水平,保証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具有重要意義。

1、“兩網”治理服務工作模式,是密切聯系服務群眾的有效載體。“兩網”治理服務模式,通過合理縮小社會治理單元、建立網上服務平台,構建了聯系服務社區居民的平台,能夠快速回應居民的各項訴求,及時幫助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現實利益問題,密切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2、“兩網”治理服務工作模式,是破解社區治理難題的有效辦法。當前,社區治理主要面臨三大挑戰,即:社區工作力量薄弱與社區規模擴大、社區事務繁重之間的矛盾﹔社區資源不足、服務功能不強與群眾需求多樣化、高要求之間的矛盾﹔社區干部治理方式傳統與社區治理服務現代化要求之間的矛盾。“兩網”治理服務模式,有效化解了這三大矛盾,提升了社區治理水平。

3、“兩網”治理服務工作模式,是推進居民自治的有效途徑。居民自治是實現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良方。“兩網”治理服務模式,順應居民的自治訴求,使更多的居民能積極參與社區建設,貢獻個人才智,承擔社會責任,分享共建成果,真正形成“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氛圍,並使居民在治理服務中提高了參政議政的能力。

4、“兩網”治理服務工作模式,是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舉措。“兩網”治理服務模式通過創新黨組織設置、創新治理服務方法,擴大了黨組織工作覆蓋面,進一步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有效團結引導廣大基層黨員主動擔任網格長和志願者,參與社區治理、聯系服務群眾,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有效的發揮,提高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兩網”治理服務工作模式的主要做法

1、創新組織體系,夯實“兩網”基礎。

(1)合理設置網格。按照“地域相鄰、人員相熟、文化相近、構成相似”的原則,依托庭苑、樓棟、巷道,以200—300戶、800—1000人左右設置一個網格,做到四至邊界明晰、規模適度、無縫覆蓋。

(2)建設網絡化平台。開通 “網上居委會”,規范建設社區網絡綜合服務平台,設置社區黨建、社區管理、社區服務、社區警務、社區自治、社區活動、社區風採等基礎版塊及若干子版塊,分別提供不同類型的公共服務。

(3)建強工作隊伍。

一是建設網格長、志願者隊伍。依據“五有一必須”( 五有:“有熱心、有文化、有時間、有威望、有精力”﹔一必須:“必須居住在本網格內”)條件,按照“一格多員、一員多能、一崗多責”要求,選聘網格長和網格志願者,建立“1+2+2+X”( 即1名網格長、2名網格志願者、2名大學生志願者和若干名機動志願者)管理服務隊伍。明確網格長、志願者當好“六員”(即黨的政策宣傳員、社情民意聯絡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社區管理監督員、民生保障服務員、文明新風倡導員),做到“三活、四清、五百家、六必訪”(“三活”:網格長成為“活戶籍、活檔案、活地圖”﹔“四清”:家庭情況清、人員類別清、區域設施清、隱患矛盾清﹔“五百家”,即“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和百家親”﹔“六必訪”,即網格長每月對困難殘疾群眾必訪、對獨居老人必訪、對轄區單位必訪、對流動人員必訪、對失業人員必訪、對幫扶對象必訪),真正成為“社區編外主任”和“群眾的老娘舅”。

二是建設網絡版主、管理員隊伍。由社區干部作為版主,骨干居民作為輔助版主,並開展相關技術培訓,提升運用網絡的能力與水平,做到“357”,即在網友發帖3小時內回應,5個工作日內必須答復解決,較難事項最遲7個工作日內完畢,實現了8小時之外的即時服務。

三是組建專業化服務團隊。最大限度地整合區域人力資源,組建自治服務、基礎服務、專業服務三大服務團隊,滿足群眾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

2、健全工作體系,完善“兩網”機制。

(1)建立健全“街道牽頭統管,部門參與指導,社區具體管理,網格自我服務,信息聯通共享”的運行機制。

(2)健全完善民情民意收集機制,自治服務團隊每周不少於1次、基礎服務團隊每月不少於1次,專業服務團隊每季不少於1次深入網格進行走訪服務,全面掌握民情民意動態,做好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工作。

(3)健全完善惠民服務機制,積極推行黨員“一員雙崗”和為民辦事全程代理等做法,為群眾提供政策、技術、信息、文化等各類公共服務。

(4)健全完善街道、社區、網格三級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同時,規范網上辦事流程,建立健全網上登記、分析、報送和處理機制,限時辦結,切實提高為民辦事效率。

3、建設支撐體系,搭建“兩網”平台。

(1)建設三大中心。建設街道服務調度中心、社會治理中心、公共服務中心。

(2)建立基礎信息庫。以社區網格為信息收集基本單元,以網格長和志願者為信息收集主體,建立包括社區“人、地、物、事、組織、場所”等基礎信息在內的數據庫,構建全面覆蓋、動態跟蹤、聯通共享、功能齊全的區、街道、社區三級社會治理服務信息平台。

(3)初步建成街道、社區智能化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功能涵蓋了基礎數據、智能辦公、公共服務、應急調度、實時監控、三維可視、網絡連接等內容,實現了社區事務網絡化、信息化,推動“兩網”融合。

4、構建助推體系,豐富“兩網”內涵。

(1)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黨建工作助推“兩網”治理服務,推動學習教育、征求意見、即知即改、評議評判進“兩網”,在聽民聲、解民憂、疏民怨、辦實事上下功夫。

(2)開展“文明進萬家”活動助推“兩網”治理服務,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開展環境整治、管理規范、文明提升三大行動,改善小區整體環境,提高物業管理水平,提升人的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3)開展“真·實”活動助推“兩網”治理服務。通過機關部門結對社區、部門領導蹲點網格、機關黨員兼職版主,開展點菜式服務、蹲點式服務、志願式服務,推動黨員和干部真心誠意與群眾交朋友、實實在在為基層群眾服務,真心誠意與企業家(創業者)交朋友,實實在在為企業服務。

三、實施“兩網”治理模式的主要成效

1、壯大社區工作力量,推動了社區治理工作“快節奏”。實現街道、社區、網格、居民之間信息5分鐘互通,對重要情況應急處置能迅速“坐標式”定位到網格和居民。網格長、志願者發揮“地熟、人熟、情況熟”優勢,“網上居委會”快速便捷且24小時開展工作,群眾需求能在最短時間和最小空間內予以解決。

2、推動社區治理信息化,提升了社區治理“精確率”。網格長、志願者直接負責網格內相關信息的及時採集和上報,各類信息更加及時和准確,社區治理更加精細化。

3、化解矛盾及時有效,提高了社區“和諧度”。網格長、志願者掌握網格內第一手信息,調解矛盾糾紛具有及時性、連續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四牌樓街道自實施“兩網”治理服務以來,社會和諧程度明顯上升,居民幸福度不斷提高,實現三個“明顯下降”,即社區出警數明顯下降、鄰裡矛盾明顯下降、轄區內信訪案件明顯下降。

4、拓寬聯系服務群眾的渠道,樹立了黨員、干部的好形象。“兩網”治理服務模式為基層社區組織和黨員、干部服務群眾搭建了新平台,轄區在職黨員、無職黨員和離退休黨員在網格內亮出身份、服務居民,有效發揮了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

自從我區推行“兩網”治理服務模式以來,時任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雲山,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外宣辦主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王晨,時任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中央綜治辦主任陳訓秋、省委書記羅志軍、省長李學勇、省委政法委書記李小敏等領導先后視察調研我區“兩網”治理服務工作,並給予了充分肯定。

四、開展“兩網”治理服務工作的啟示

1、必須立足基層,生命力在基層。大量社會需求來源於基層、大量社會問題產生在基層、大量社會矛盾根源在基層。隻有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將人力、物力、財力投到基層,才能做好社會治理服務工作,才能從源頭上化解各種矛盾。

2、必須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群眾是社會管理的對象,也是社會管理的主體。隻有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努力讓群眾參與,提高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能力,才能提高社會治理服務水平。

3、必須調動好、維護好、發揮好網格長和志願者的積極性。網格長、志願者空間上與居民群眾最近、感情上聯系最緊密、時間上接觸最多,促進了社會治理服務更有效、更深入。必須明確網格長和志願者的責權利,既交任務,又嚴格考核,推動“費隨事轉、費按戶分、費為格用”,強化必要的工作保障。

4、必須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搭建“兩網”互融共進的有效平台。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整合“網上、網下”資源,構建智能管理服務平台,推動智慧城市、智慧社區建設,才能促進“兩網”治理服務更加快捷、更有效率。

(中共京口區委黨建雲平台供稿——京口群教辦)

分享到:
(責編:權娟、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