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享樂主義,要著重克服及時行樂思想和特權現象”,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論述一針見血,切准了及時行樂這個“思想病灶”,擊中了特權思想這個“神經中樞”。破除享樂主義,必須切除干淨變質壞死的“思想病灶”,徹底遏制發送錯誤信號的“神經中樞”,以懲戒之劑安神醒腦,用信仰之方補氣養元,重振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氣神。
享樂主義在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在一些黨員、干部身上的表現尤為突出:有的精神懈怠、不思進取,追名逐利、貪圖享受,講究排場、玩風盛行﹔有的意志消沉、信念動搖,奉行及時行樂的人生哲學,“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須盡歡”﹔有的追求物質享受,情趣低俗,玩物喪志,沉湎花天酒地,熱衷燈紅酒綠,縱情聲色犬馬﹔有的拈輕怕重,安於現狀,不願吃苦出力,滿足於現有學識和見解,陶醉於已經取得的成績,不立新目標,缺乏新動力,“清茶報紙二郎腿,閑聊旁觀混光陰”。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牆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艱苦奮斗是享樂主義的“索命劍”,優良作風是黨員干部的“巨能鈣”。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記‘兩個務必’,克己奉公,勤政廉政,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堅決破除享樂主義,樹立艱苦奮斗思想。
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黨的光榮傳統和政治本色。要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始終牢記“兩個務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權力觀和利益觀,把艱苦奮斗作為一種責任來擔當、作為一種紀律來遵守、作為一種習慣來培養﹔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不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把滿足自己的貪欲、一味追求個人享受視為禍害,防微杜漸、養成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強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自覺性,自覺抵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經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
破除享樂主義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紀律不嚴,就會讓享樂主義有機可乘。所以,務必強化紀律約束。既要加大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力度,從嚴治黨,又要進一步嚴明紀律、加強管理,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嚴格執行區黨委“約法十章”、“九項要求”,制定完善相應的制度規定和監督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切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開展專項治理,是鏟除滋生享樂主義的土壤和條件的有效手段。要堅決整治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浪費、公務活動的鋪張、人情消費過多過濫等問題,堅決整治公款吃喝、送禮、走訪、旅游、寄送賀卡、購買月餅和煙花爆竹等現象,堅決整治領導干部利用婚喪喜慶、喬遷履新、就醫出國等名義收受禮金行為,堅決整治違規新建和改建樓堂館所、多佔住房和辦公用房、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等行為,做到發現一起、嚴肅處理一起,特別要抓一批頂風作案的典型,以儆效尤、形成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