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群眾路線工作法100例征集

阿榮旗音河鄉:“333”工作模式激發基層黨組織“紅色效應”

2014年07月17日14: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音河鄉黨委圍繞“打造服務型黨組織、扎實推進群眾路線”這一核心,創新“333”工作模式,即打造三個平台、創新三項制度、加強三層規范,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轉變機關作風,以積極主動的服務意識,豐富多樣的服務形式,不斷開創“黨員人人為群眾,群眾人人向黨心”的和諧發展新局面。

一、出台背景

阿榮旗音河鄉是個以農業為主導,達斡爾、鄂溫克民族聚集的少數民族鄉,農村黨員群眾人數眾多、居住分散,加上黨員干部工作積極性不高、熱心度不夠,群眾對以往“衙門式”政府的畏懼心裡依然存在,導致黨群之間的溝通嚴重缺乏,距離逐步拉大,造成群眾對黨的具體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黨的政策在基層落實困難重重。面對如何拉近黨群距離、優化服務質量的群眾課題,鄉黨委以群眾需要為鏡子,在加強自身建設上動刀子,創新了“333”黨建模式,為建設服務型黨組織探索出了道路。

二、基本做法

(一)打造三個平台,暢通“最后一公裡”

黨群之間缺少的交流、互動的主要原因在於載體的不足、紐帶不長、方式不實,該鄉黨委積極打造黨群信息傳遞、工作服務、活動交流三大平台,在黨群間“最后一公裡”上架起一座行連心橋。

1.打造黨群信息傳遞平台,將信息傳遞給“最遠一戶”人家。打造以引領工作隊、手機短信平台、村村通廣播為內容的黨群信息傳遞平台,通過讓黨員干部動起來、通訊設備轉起來的方式,將黨的聲音毫不失真的傳下去,將社情民意原汁原味的取上來。一是引領工作隊主動“取”。組建以鄉村兩級干部為基礎、覆蓋全鄉各村組的引領工作隊,建立“一組一冊、一戶一頁”的民生台賬,分發“一人一張”的民生聯系卡,通過引領隊的全面走訪,掌握群眾基本信息、解決群眾存在困難、幫助群眾謀劃發展﹔二是手機短信平台隨時“發”。收錄全鄉所有黨員群眾手機號碼,按照政府職工、黨員、村民代表、種養大戶、貧困戶等進行分類,及時為其發送所需求的信息﹔三是村村通廣播定期“傳”。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年度播發計劃,定期傳遞黨的聲音,並將《音河動態》及時對全鄉黨員群眾播發,保障群眾了解鄉村兩級決策、決議、動態的權利。

2.打造黨群工作服務平台,將服務簡化為“最后一道”程序。成立便民服務中心和群眾接待中心打造黨群工作服務平台,對於來訪群眾分口、分流接待。一是推行“一站式”服務。將民政辦、合管辦、農經站等十家單位整合在一起,成立便民服務中心,將27項惠農業務的審批權下放到便民服務中心,簡化辦事程序﹔二是執行“全天候”接訪。將巡回法庭、司法調解、人民調解、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整合到群眾接待中心,開創“白+黑、五+二”群眾接待模式,及時有效的化解群眾矛盾,充分發揮接待中心的功能和作用﹔三是厲行“親情化”服務。定期組織開展窗口工作人員禮儀培訓班,統一著裝、佩戴胸卡,執行首問負責制,通過窗口單位親情化、微笑式的服務,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3.打造黨群互動交流平台,將黨課講解給“最弱一批”黨員。以富吉黨群活動中心為陣地,利用培訓基地,每年都免費為全鄉黨員開辦幾期理論培訓班,加強對黨員群眾的理論培訓力度﹔同時,組織黨員參觀記錄該鄉發展歷程和黨建成果的黨建中心和以達斡爾、鄂溫克兩個主體民族文化為主題的民俗館,通過體驗式教學,宣揚黨建成果,傳承民族文化,打造民族黨建品牌。

(二)創新三項制度,激活“造血干細胞”

黨員是黨組織的細胞,黨員干部擔負著引領發展、維護穩定、推進和諧的重任,是具有造血功能的干細胞。為激活“造血干細胞”,該鄉以制度創新為藥引,全力激發黨員干部的干事創業的熱情。

1.執行領導值周“七個一”制,創造人人當班長的機會。 每周確定一名班子成員為本周黨委政府常規工作的責任人,並執行“七個一”值周制(即:主持一次例會、組織一次學習、做好一周公告、編發一條信息、安排一期廣播、督查一次考勤、打掃一次衛生),主持召開一次小結上周工作和部署本周安排的例會,協助宣傳委員開展一次全體干部學習,協助紀檢委員進行一次查崗,組織編發一期《音河動態》或短信,利用村村通廣播播發一期廣播,利用電子屏播放上周大事記及本周安排,協助常務鄉長開展一次衛生打掃活動。

2.執行機關站所“周報告”制,營造事事爭第一的氛圍。各站所負責人要在周五上午將本周的工作小結及下一周的工作安排報送至黨政辦,並由黨政辦整理后在電子屏上滾動播出,起到對重點工作捋順、提醒、強調的作用,也為各機關干部營造趕超氛圍。

3.執行村級管理“事事評”制,制造時時不放鬆的氣息。為將村級組織分類管理科學化、常態化,該鄉執行村級組織日常工作評分制,在鄉黨委每一次布置重點工作后,分管領導都要根據每個村完成的質量、態度和時限為其打分,評比結果將作為年底分類定級的重要依據,警醒村干部要時刻保持做的積極性。

(三)加強三層規范,祛除“作風四頑疾”

為祛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這四大頑疾,該鄉不斷創新鄉村兩級管理方式,有效推進了黨委、政府、村級組織規范化。

1.加強黨委工作規范化建設。執行書記統攬全局,副書記協調督辦、委員各負其責的管理辦法,由紀檢委員抓機關紀律(重點抓中央八項要求和旗委的十項規定的落實和執行)、組織委員抓村級管理、宣傳委員抓干部學習,通過“書記總體抓、分管具體抓”的方式推動黨委工作規范化運行。

2.加強政府運轉規范化建設。成立機關事務管理中心,重新制定了政府接待、政府經費、站所經費、村級經費、出差管理、休假管理、車輛管理等制度和辦法,並嚴格執行,打造清廉高效、為民務實的政府運轉機制。

3.加強村級組織規范化建設。高頻次選派引領工作隊下鄉入村,幫助各村完善運行機制,指導開展黨員“學議幫”活動,嚴格按照“3221”工作法決策村級事務,做好村活動室取暖設施、遠教設備、村村通設備的管理維護工作,確保村級組織規范運行。

三、取得實效

“333”工作模式擁有覆蓋廣泛、形式多樣、持續性強的服務特點,通過暢通干部交流渠道、提升農村黨員素質、嚴肅自身工作紀律等措施,拉近了黨群距離,提升了黨的威信,增強了政府公信力。

黨的聲音得到有效傳達,群眾意見得到及時反饋。截至目前,村村通廣播共計播報各類信息80余期,短信平台發送信息15000余條,引領員征求意見125件,當場解決問題56件。

黨員素質得到顯著提高,基層組織得到切實鞏固。培訓基地共計培訓黨員近千人次,有12名黨員在經過培訓后成為了致富能手、種養能人,並示范帶動周邊群眾達300戶。鄉黨委位各村制定了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發展規劃,並在引領隊的監督指導下執行,有效推進了村級組織規范化運行。

干部隊伍得到充分鍛煉,工作作風得到明顯轉變。班子成員在“班長”的位置上,在統籌規劃中得到鍛煉,黨員干部變成“農民”,在田間地頭的忙碌中得到鍛煉,干部素質在系統的學習體系中得到提高,工作作風在制度的硬杠杠下得到轉變。

分享到:
(責編:秦華、閆妍)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