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是立破並舉、扶正祛邪的過程,立什麼,破什麼,需要好好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在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提出的這一重要論斷,深刻闡釋了作風建設中“破”與“立”的辯証關系,系統回答了教育實踐活動中破什麼、立什麼的重大問題,為扎實推進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提供了根本遵循。
結合西藏的工作實際,自治區黨委提出,要立破並舉、扶正祛邪,把改進作風作為永恆主題,聚焦“四風”、“兩問題”、“一薄弱”,做到“七破七立”,不斷深化教育實踐活動、推動作風建設,以優良的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根本好轉。我們一定要深刻學習把握,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區黨委的最新要求上來,以更高的標准、更嚴的要求、更實的舉措,不斷鞏固和擴大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
辯証唯物主義認為,事物發展是正反兩個方面相互較量的結果,所謂“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作風建設是一個立破並舉、扶正祛邪的過程,不破除陳舊陋習、有害觀念、不良作風,就難以樹立全新氣象、嶄新面貌、優良政風。當前正在開展的教育實踐活動,目的就是要通過破除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作風之弊、行為之垢,對黨風政風進行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進而牢固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作風,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處理好“立”和“破”的關系,對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進一步夯實黨在西藏的執政基礎,十分重要。
“破”是“立”的前提。推進作風建設,需要“破”字開路。破,就是要堅決破除理想信念中的立場不堅定現象,堅決破除思想觀念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堅決破除工作中的漂浮懶散作風,堅決破除基層黨組織存在的軟弱渙散現象,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可以說,“四風”、“兩問題”、“一薄弱”能否最終得到解決,取決於我們“破”的決心和力度。“破”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隻有不斷破除虛假,敢於向問題動刀,才能鞏固已有成果,嚴防懈怠,嚴防反彈。
“破”的目的是“立”。立,就是要樹立共產黨人的遠大理想信念,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樹立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樹立艱苦奮斗的思想,樹立清正廉潔的干部形象,樹立釘釘子抓落實的實干精神,樹立抓基層強基礎的工作導向。“立”是“破”的要求和動力,隻破不立,好作風的陣地難以鞏固,已取得的成果也會失去。隻有真正樹立起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用好的作風察真情、說實話,出真招、辦實事,下真功、求實效,已經取得的成效才可能持久,那些看起來無影無蹤的潛規則才會在黨內、在社會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場。
作風建設是永恆課題,無論是“破”還是“立”,都是一項任務艱巨的長期戰役,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隻要我們樹立起長期作戰的思想,按照“三嚴三實”要求,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足功夫,有針對性地解決作風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就一定能積小勝為大勝,不斷鞏固和擴大已經取得的成果,以作風建設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