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旗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以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為目標,採取旗級領導定點聯系、旗直部門幫扶村居、黨員干部聯戶、在職黨員進社區、下派“第一書記”等方式,探索聯系服務群眾的有效途徑,實現了“零距離”服務,收到良好效果。
一是構建服務網絡,提升為民服務動力。分層分類建立服務機構,充分發揮旗行政審批中心、鄉鎮為民服務中心的服務職能,在全旗82個行政村、30個社區全部建立黨員為民服務代辦站,在社區設立199個服務網格,開通服務熱線電話、發放便民服務卡,為群眾提供心貼心、零距離、全方位代辦代理服務,形成“便民大廳+服務站點+黨員干部”縱橫聯合的為民服務網絡,搭建起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連心橋”。
二是建立結對鏈條,提升為民服務合力。創新幫扶方式,全旗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與82個行政村、30個社區結成幫扶共建對子﹔3895名黨員干部與1552戶貧困戶、788名貧困學生結對,形成了機關單位與村居結對共建、黨員干部與貧困戶(貧困生)結對幫扶的“雙結對”鏈條。全旗幫聯單位、黨員干部落實幫扶項目16個,投入資金4850萬元,為群眾辦實事1964件。
三是加強隊伍建設,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加強村居干部管理,採取年終述職、目標考核、日常監督等方式,對履職不力的基層干部進行誡勉談話或予以調整,提升村居干部為民服務意識。加強教育培訓,對全旗村居干部實行全員培訓﹔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選派84名鄉鎮干部、一類村、三類村黨務工作者赴山東濰坊、黑龍江東寧、阿榮旗等地考察培訓,學習先進的服務理念,不斷提高基層干部為民服務能力。
(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黨建雲平台供稿 宋久玲 孟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