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市縣傳真

新疆克州:“六環聯動”構建基層組織建設“倒逼機制”

2014年07月04日10: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新疆克州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整改落實的重要任務,通過“六環聯動”構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倒逼機制”,著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最后一截路、最遠一家人”問題。

分類整頓,構建晉位升級機制。在摸底排查、集中整頓的基礎上,通過入戶走訪、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和村民評議等方式,對村干部履職情況進行全面了解,採取分類整頓、跟蹤幫扶、鞏固提高的辦法,對班子不團結、不能正常開展工作的進行組織調整﹔對紀律渙散、工作積極性不高的進行誡勉談話。到目前,先后對31名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誡勉談話,對8名村黨支部書記進行組織調整﹔對58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進行整頓,轉化率達到100%。

培養選拔,構建人才儲備機制。針對一些黨組織存在班子配備不齊、書記長期缺職、工作處於停滯狀態的問題,主動吸引和鼓勵2名外出務工經商優秀人才回村任職﹔把17名本地致富能手、專業大戶、復退軍人充實到村干部隊伍﹔返聘3名身體健康、熟悉農村工作的老黨員、退休老干部回原籍村任黨支部書記﹔選派37名黨建指導員赴非公企業開展黨建工作,完善了人才儲備機制,進一步解決了基層黨組織后繼乏人的問題。

劃片定責,構建結對幫扶機制。以“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為載體,建立“一挂三聯”(領導干部挂鄉包村聯戶﹔部門領導蹲村聯戶、部門包村聯戶、干部蹲點聯戶)幫扶制度,通過鄉鎮黨員領導干部劃片分組聯系1個村,致富能手、養殖大戶、科技示范戶幫帶1—2戶貧困群眾的方式,帶動群眾共同致富。到目前,全州38名州級黨員領導干部分別在38個單位、4個縣市、37個鄉鎮、37個村(社區)建立了聯系點﹔縣市及91個州直部門在基層建立聯系點和對口幫扶點200多個,幫助群眾引進“短、平、快”項目19個、優惠性發展項目38個,整村扶貧攻堅實現脫貧3.02萬人。

協調推進,構建志願服務機制。圍繞改進機關干部作風、服務社區居民群眾、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開展“黨員設崗定責”活動,組織州縣機關干部、在職黨員到村(社區)挂職鍛煉,宣傳黨的政策,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眾訴求,幫助解決困難,參加志願服務。到目前,全州1784名干部進駐到186個行政村、36個社區與基層干部同吃住,走訪群眾28.8萬人次,征求意見建議1890余條,為群眾送就業、致富、養殖等方面的信息3100余條,為群眾辦好事、實事600余件。

規范程序,構建民主管理機制。在大力推廣“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基礎上,建立健全村級民主議事、民主決策、黨務公開、民主理財、民主監督等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三級聯述聯評聯考”、“一崗雙責制”、“四類管理法”、社區“兩委”議事協調機制。堅持實行村務公開制度,對村裡重大事項堅持一季度一公開,對群眾普遍關心的內容堅持及時公開,實行鄉鎮對村級資金和賬目“雙代管”,利用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完善村級公益事業,扶持村級集體經濟項目28個,推動了村級班子議事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規范化,提高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

強化基層,構建基礎保障機制。全面落實村級運轉經費財政保障機制及鄉鎮、社區辦公運轉經費保障機制,認真落實“一定三有”(定權責立規范﹔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養)政策,改善了鄉鎮干部工作、生活條件,解決了鄉鎮干部就餐、居住等問題,調動了基層干部的積極性。到目前,累計投入3882萬元完成236個行政村、1個社區、15個國營農牧場辦公陣地的新建、改擴建工作,建成鄉鎮干部周轉宿舍968套、鄉鎮辦公用房18個、村級活動場所18個、社區辦公活動場所36個﹔全州“一肩挑”村干部報酬達到9204-12200元�年,其他村干部平均報酬達到6846.2元�年,老黨員、老干部、老模范、老軍人月生活平均補貼達到210-330元。

(新疆克州公格爾之窗黨建雲平台供稿  楊曉強)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