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面對群眾的一些質疑,如何把握輿情,怎樣有效回應,是擺在各級領導干部面前的共同問題。特別是,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互聯網時代,如果相關部門不能給一個明白說法,很多人就會以自己的方式討說法,讓政府工作陷入被動。
一些地方和部門面對輿情,之所以無法消除群眾疑惑,甚至有時候還謠言四起、激化矛盾,根子還是迷信單方權力,不懂得如何開展新時期的群眾工作,把“封堵”作為習慣動作,以“官腔官調”為應對原則。宣城之所以能讓民眾質疑軟著陸,就在於他們不僅簡單回復,還邀請市民實地考察,讓群眾告訴群眾,實情是怎樣,幫政府走出了“塔西陀”陷阱。
當然,光話說得漂亮沒用。“事出有因”並非總能取得諒解,“解決有道”才是消除焦慮的良藥。隻有把事情做在明處,讓群眾明白問題所在,同時看到解決的希望,各種輿論引導的方式手段才有用武之地,政府才能以公平換來太平、用公心贏得民心。
《 人民日報 》( 2014年07月0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