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縣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始終堅持在真改上狠下功夫,真正讓群眾看到了實實在在的作風變化。
突出精簡高效,解決文山會海的問題。會風方面,健全會議審核把關制度,嚴控會議規格規模,倡導開會辦會、現場會、推進會,原則上每周除星期一、四上午和星期六全天外,不再安排會議。文風方面,堅持文件清理與質量提升相結合,組織開展文件、簡報專項清理活動,累計清理各類文件、簡報55份。
突出基層基礎,解決實力不強的問題。縣委縣政府經過多次調研、反復論証,研究出台壯村工程、創星定級等文件,通過政策扶持、多方幫扶、素質培訓等路徑,激發村級組織的內生動力。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破零超十”工程,對集體收入低於15萬元的46個薄弱村開展“六挂五扶”,推出一批“雙強型”干部群體。目前全縣村居已新上投資超500萬元產業項目23個,為集體增收、農民致富奠定了基礎。
突出優化服務,解決履責不力的問題。圍繞信訪積案化解,調動一切資源,限期辦理結案,依法規范化解。經過合力齊抓,成功化解24件,按方案推進落實23件,還有9件正在協調解決。圍繞客商關切,創新開發區體制機制,簡化項目審批流程,實行電話預約制、預審預批制,完善領導干部挂鉤聯系制度。
突出群眾關切,解決環境不優的問題。按照“建設魅力湖濱新城”的定位和要求,在抓好洪澤縣旅游發展的同時,把洪澤的人文環境、交通環境、衛生環境等作為重點整治任務。在城鎮開展棚戶區改造、交通秩序整治、公交線路調整、教育布局優化、醫療體制改革等工作﹔在農村開展村庄環境整治、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試點、撤鄉並鎮調研等工作,以群眾真切的感受見証干部作風的轉變。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鐘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