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烏蘭浩特市聚焦“四風”,扎緊作風“籬笆牆”,敞開民生“服務門”,將改進作風的成效真正落實到最基層,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以群眾滿意度為標尺,讓群眾切實感到變化、見到實效、得到實惠。
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創新開展了“五項工程”,在工程建設領域完善了重大項目“綠色通道”、限時辦結、一站式服務等制度,全市32個行政機關199項目全部實行了限時辦結﹔行政審批方面辦理延時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共457件,辦結時限壓縮40%以上﹔在嘎查村普遍推行“532”、“456”工作法和“主題工作法”,開展了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專項行動﹔抽調專人組成明查暗訪組對政法系統進行經常性明查暗訪,截至目前,市紀委已立案10起10人,對8人給予了黨紀處分﹔組織開展了“公推競職”,選拔任用鎮黨委書記工作,5月份根據崗位空缺,在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選拔任用了部分科級正職領導,進一步樹立了“重實績、看一貫”的用人導向。
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抓起。本著從具體事抓起、從身邊事做起,真正走進群眾聽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原則,在社區推行了以零距離、零障礙、零遺漏、零上訪為主題的“四零工作法”、“進社區、入網格、結親戚”等活動。目前,全市已有1348名黨員干部和低保戶結成了“一對一”幫聯對子。在嘎查村,創新開展政策、科技、法律、文明、服務“五進農戶”活動,充分利用好“黨員干部下基層”、“扶貧攻堅”、“村容村貌整治”三支下基層隊伍,基本實現了對貧困落后嘎查村幫扶工作全覆蓋。截至目前,通過金融扶貧貸款項目,已為貧困戶發放扶持貸款1000萬元,已投入村容村貌整治專125萬元。當前,烏市正在組織開展“信訪積案集中排查化解專項行動”,市委政府每10天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分類研究化解信訪積案。目前已經掌握的信訪積案,要在11月底前化解95%,其中國家和自治區交辦的案件要全部化解。
從群眾最期盼的地方做起。在吃透村情民情的基礎上,採取產業、資金、信息、救濟、智力等多種幫扶方式,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辦好事、謀福祉。年初以來,各駐村工作隊正在幫助全市32個“扶貧攻堅”嘎查村編制產業發展規劃,並已通過金融扶貧貸款項目發放扶持貸款2120萬元,市就業局舉辦各類培訓16期,新增就業人員936人,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已入駐42個創業項目,共吸納就業356人。同時加大“平安紅城”建設力度,對全市19個要害部位制定了應急預案,持續開展“緝槍治爆收刀”專項整治,拓展“交巡合一”模式,刑事案件發案同比下降24%,兩搶案件發案同下降56%。
(內蒙古烏蘭浩特黨建宣傳雲平台供稿——秦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