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巴爾虎草原,翠色接天,綠意盎然。草原上,牛羊在悠閑地吃草﹔天空中,白雲一層層堆積著,不時變幻著形狀。
新右旗邊境線長達514.36公裡,是呼倫貝爾邊境線最長,邊境治安較為復雜的地區之一,這裡歷來就有重視邊防穩定、軍民融合的傳統。由新右旗首創的“蒙古包哨所”“牧民哨兵”的做法,完善了邊境牧民打防控體系,彰顯出牧區特色和民族特點,在維護邊境地區安全穩定,服務經濟發展及周邊人民群眾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邊防部隊獲取信息、掌握情況的重要幫手。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新右旗相關部門聯合組織開展了“爭做北疆哨兵,守望千裡邊防”軍營實踐活動。為組織好這次活動,他們提前制定了活動方案,與邊防部隊做好接洽。6月11日,活動正式啟動,全旗81個支部的700余名黨員參加。
啟動儀式上,與會人員觀摩了氣勢恢宏的會操表演。隨后黨員們一部分前往邊防連隊,親身體驗官兵們的戍邊生活﹔一部分在旗裡參加軍訓、“軍事日”活動,接受國防教育,進行射擊訓練。
前往邊防連隊開展軍營實踐活動的干部共分7個小組,每組4人,分別前往7個連隊。按照活動方案,每個小組要完成“七個一”,即站一次崗、巡一次邏、幫一次廚、拉一次家常、搞一次調研、寫一篇心得、辦一件實事。
從零學起當新兵
前往連隊參加活動的黨員干部,年齡大多都已經三四十歲,比連隊裡老兵的年齡還要大。可是,軍營裡的許多事情都是他們所不曾經歷的,看什麼都新鮮,做什麼都要學,於是,一段短暫的新兵生活體驗開始了。
下車伊始,下連的黨員干部參觀了邊防戰士的營房,感受軍營文化。營房裡每個床鋪上四四方方的“豆腐塊”吸引了他們的目光。一名班長拆開了一個“豆腐塊”,讓“新兵”親自試著疊一下。看著簡單整齊的“豆腐塊”,疊起來卻不是那麼簡單。雖說大家都有疊被子的經驗,可是要想疊出“刀切豆腐”的效果還真不容易,有人折騰半天,搞得滿頭大汗,卻依然疊不好。班長耐心地給干部們講解起疊“豆腐塊”的基本技巧與步驟。“新兵”們細心地操作,終於小有進步。此后的兩天裡,每次起床后,大家都要和被子“較勁”半天。
訓練場上,從此也多了幾個歲數不太年輕的“新兵”。他們身著迷彩服,與戰士們一起參加訓練,越野跑、障礙跑、高板牆、矮板牆……幾個回合下來,“新兵”們都已氣喘吁吁,由此也體會到戰士們的艱辛。
站崗巡邏知苦辛
按照計劃,每個連隊都為下連的黨員干部安排了站崗、巡邏任務。
執行任務中,黨員干部與戰士們一同乘車來到邊境線附近,下車,列隊,班長將大家分成3個小組,並交代了邊境巡邏的任務:查看邊防設施有無損壞並進行修復,觀察有無可疑人員活動。
行走在邊境線上,腳踏著祖國的土地,一種為國戍邊的豪情油然而生。
新右旗委宣傳部副部長蘇風寧在連隊門口執勤站崗時,正是艷陽高照時分,那名值一哨的戰士站在向陽處,值副哨的蘇風寧站在背陰處。站了一陣之后,蘇風寧提出,要和他交換一下哨位,讓那名小戰士到背陰處站一會兒,小戰士笑著拒絕了:我們早晒黑了,也不怕晒了。
站崗結束回到宿舍后,蘇風寧即興賦詩一首:
北疆草海綠意深,
邊防營盤駐新軍。
沙場迷彩雄風展,
魚水情真煉忠魂。
幫廚談心結深情
下連的黨員干部們都很自覺,每到做飯的時間,就早早來到廚房,或是幫著洗菜擇菜,或是一展廚藝。廚房裡邊干邊聊,很快就和炊事班的戰士們熟絡起來。大家有說有笑地交流著,飯菜就在這談笑之中做好了。
第二組的干部們對連隊領導說起幫廚這個任務后,連隊的領導說,那咱們就一起包一次餃子吧,既完成你們的既定任務,又給戰士們改善一下伙食。
餃子是個很常見的面食了,可是包餃子的手藝卻是有高有低。不過,大家動手的興致都很高,擀皮的擀皮,包餡的包餡,幾蓋帘的餃子不多時就包了出來。雖然形狀各異,味道卻都不差。
除了包餃子,這一組的干部們還專程前往遠離連部的崗樓,為在那裡執勤的士兵們做了一次飯。
就在這一件件小事之中,軍民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像老朋友,像親人,更像魚和水。
與戰士談心,這個任務的完成地點各有不同,有人把戰士約在了宿舍裡,有人在站崗的哨位上,也有人在巡邏的路上,也有人在連部的院子裡。一次次軍民之間的情感交流,如暖流一般,溫暖著戰士,也溫暖著下連的干部。
下連期間,干部們與戰士們一起打台球,賽乒乓球,一起唱卡拉OK,一起到牧民家中幫忙……一聲聲歡笑,一滴滴汗水,凝聚成一段段難忘的友誼。
各盡所能辦實事
我們能為連隊做一件什麼樣的實事呢?這是下連的干部們一出發就在想的一個問題。說起來,這個任務還真不好完成,一來要自身力所能及,二來還得是連隊真的需要。倘若做了一件人家並不需要的事情,豈不成了作秀了嗎?
來到連隊的第二天,第一組的干部們與連隊的連長和指導員一起開了個座談會。會上說起要為連隊做一件事的時候,連長於海涵說,既然你們是從文化宣傳單位來的,那就幫我們在連隊文化建設方面做點事情吧。后來商定,第一組的干部們返回單位之后,為連隊募集一些圖書,以滿足戰士們學習知識和娛情養性、陶冶情操的需求。指導員周利說,最好能提供一些與新知識、新技術有關的書籍,比如電腦方面的,還有軍事人物傳記一類的書籍,戰士們對這些都很有興趣。
散會后,蘇風寧副部長與部裡的同事電話聯系,得知那邊竟然已經開始在為動員大家為連隊捐書了,前方后方配合之默契可見一斑。
6月13日上午,一輛白色轎車開進了連隊,由新右旗宣傳部門干部職工捐出的一百多冊圖書送到了。
第七組的干部來到連隊后,在與連隊戰士談話過程中,了解到連隊吃水困難。為解決子弟兵的吃水難題,幾名干部經過商量,形成了一個為連隊打一口機井的意向。他們表示,回去之后,首先申請將此事納入財政項目扶持﹔至於自籌資金這一塊,則由這幾名干部所在的四個單位共同籌集。為連隊打一口井的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第五組的干部們幫助所在連隊清理了快艇航道和艇隊的鍋爐。
第六組所在的連隊恰好正在重修戰斗堡壘,下連隊的幾名干部於是加入其中,幫助戰士一起建造防御堡壘牆。
一次短暫的軍營實踐活動,讓黨員干部們親身感受了軍營生活,體會到了邊防官兵的辛苦,也磨練了他們的意志﹔他們目睹了軍人的風採,增強了對祖國的情感,也提高了國防意識,增強了組織紀律性。旗委宣講團團長朝克說,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感受到了邊防戰士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感受到了這裡嚴明的軍紀。每一個戰士都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我們會把這次的鍛煉學習的成果帶到自己的工作當中,更加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一次短暫的軍營實踐活動,讓干部們的思想得到提升,讓軍民之間的情感得到加深,讓北疆的國防更加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