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隨著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基層展開,“代寫民主生活會心得”成了網上的另類生意,據說買賣竟還頗為紅火。
捉刀代筆並非新事,但現在跟要“批出辣味”、“觸及靈魂”的民主生活會連到一起,即便只是少數,也足以反映出形式主義流弊有多厲害。買來“心得”念唱一番,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顯然是零。買心得的黨員干部或許肚子裡沒墨水、腦子裡沒想法,或許心懶身惰久矣,連筆杆子都不願提,但說到根上,還是沒把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當回事,搞形式、走過場,認為照本宣科就行,過了這陣風頭就行。如此赤裸拿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若不狠剎,備受期待的教育實踐活動就變味了。
在政治生活中裝腔作勢,結果是有名無實,而把那套形式主義的假招子放到實際工作裡,就更要害死人了。比如,要求統計情況,有人東拉西扯、粉飾浮夸,最后把矛盾拖大拖炸﹔要求基層調研,有人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握握手、出出鏡了事﹔要求簡政放權,有人口號喊得山響、文件鋪天蓋地,實則干打雷不下雨﹔要求干出成績,有人面上花團錦簇、熱鬧非凡,內裡勞民傷財、一地雞毛……對這類弄虛作假,光想做好秀、不想做好事的干部,老百姓當然很反感,當然要罵娘。干部們身上的形式主義每重一分,黨的形象和公信就被損害一分,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就被侵蝕一分,甚至更嚴重。
毛澤東同志曾批評,形式主義“最低級、最幼稚、最庸俗”。可這種東西屢禁不絕,於今更是“四風”之首,說明克服它是場持久戰,也是扭轉風氣的要害。這兩年大抓正風肅紀,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明顯收斂,但管住吃吃喝喝的嘴,是不是就邁開勤政實干的腿了呢?裝樣子、混日子的現象是不是就沒有了呢?未必。從一些干部找秘書包辦各色講話文稿、對照檢查材料,甚至上網訂購生活會心得等怪象看來,形式主義,還有與之連根並蒂的官僚主義,實則依然頑固且更為隱蔽。說白了,做筆記、寫心得固然不能少,在會場上情到深處也可以哽咽流淚,但更重要的還是把“為民、務實、清廉”見諸於行動,動真情、辦實事,否則就成演戲、兒戲了。
“七一”就要到了。近日,中央再次強調各級單位要抓緊教育實踐活動,防止形式主義、不作表面文章,通過活動契機嚴格黨內生活、加強黨性鍛煉,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跳出形式和表象,檢驗“實”的成色,確實是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當務之急。對於一個即將迎來93歲生日、有著8500多萬黨員的執政黨來說,從巍巍大廈的地基部分開始整頓軟弱渙散、虛應故事,恐怕是最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