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如何做到“警務跟隨民生,民生主導警務”?惠州派出所的做法是: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始終把群眾的訴求作為第一信號來引領警務,哪裡有求助哪裡就有民警,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警察,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警務。通過一件件“小需求”的辦實,一個個“小糾紛”的化解,一起起“小案件”的偵辦,一處處“小隱患”的排除,積累居民的信任,贏得居民的支持,筑牢密切的警民關系。他們的所行之“小”,恰恰是民生之“大”。
辦實“小需求” 構建大服務
5月1日,國際勞動節。
小長假並沒有給惠州派出所民警們帶來片刻的閑暇。來來往往的辦事群眾,進進出出的辦案民警,時時響起的警務電話……這是派出所的假日常態。
下午三時許,喇嘛蒿村居民來所報警:職教中心門前,有一名兒童找不到家,希望派出所給予幫助。民警迅速到達現場,一名四五歲大小的兒童正在失聲痛哭,對於民警的詢問不發表任何“意見”。民警隻得將這名兒童先帶回所裡,一邊穩定孩子的情緒,一邊及時通知指揮中心,若有兒童走失的報警及時聯系惠州派出所。下午五點半,與孩子家人的聯系還沒有結果,眼看到了吃晚飯的時間,接案民警隻好領著孩子一起到公安局食堂就餐。吃飯時民警對其悉心照顧。飯后,孩子不再哭泣,一隻手緊緊的拉著民警回到派出所。時間不久,民警接到指揮中心的指令,孩子的母親已聯系上了,正趕往惠州派出所。母子相見自有一番眼淚,母親輕撫孩子的臉頰說:“兒子,長大后,你也當警察,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吧!”
像這樣的小事,派出所的民警們早已司空見慣,面對類似的“小需求”,處理上卻不敢絲毫含糊。一天,轄區內一居民領著14歲的兒子來到惠州派出所,指名要找民警黃鶴。說他的兒子不好好念書,愛和同學打架,不聽他的話,請黃警官幫他教育教育孩子。黃鶴立即把那個倔強的少年叫到辦公室,與他進行了一次單獨長談。從讀書談到個人前途,從打架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的危害談到遵紀守法,從個人品德、家庭美德談到社會公德。涓涓細語,滋潤心田。最后,少年表示今后一定要聽父母的話,不打架,好好學習。
“群眾的小事就是派出所的大事”,是惠州派出所的警務准則。為了把群眾的“小需求”一一辦好,把群眾的困難一一解決。派出所相繼推出了“上門服務”、“送証到家”、“送法入社”、“法制入校”、“預約服務”等措施,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便利和實惠。上半年,已為群眾辦理各類好事實事82件,為群眾提供上門服務及上門辦証38次。
化解“小糾紛” 營造大和諧
家庭矛盾、鄰裡糾紛、勞資紛爭,這些小矛盾,惠州派出所的民警們幾乎每天都要面對,有的卻要花上幾天的精力去化解。這些小矛盾看似“雞毛蒜皮”,若不及時處理,將成為不和諧因素,且極易激化甚至升級。面對這些“雞毛蒜皮”,民警們用辛勤的汗水澆滅了激化矛盾的心“火”,用雙手挽起眾人之手擎起一片和諧的晴空。
5月8日,惠州派出所接到報警:南苑公館建筑工地的工人與工地負責人發生爭執,要求處警。接到報警后,正在街上巡邏的惠州派出所值班民警迅速趕到現場,現場一片混亂,工地上十幾名工人將工地負責人圍住,大有一言不合要大打出手的趨勢。民警穩控住現場后,將工地上情緒還很不穩定的農民工帶回惠州派出所進行詢問。
詢問得知,易某是工地上的小包工頭,領著14名民工承包了建筑工地的一個小的工程。5月8日,因易某手下的工人違章操作被工地的負責人訓斥,易某及手下的14名工人便集體要求辭職,並要求工地負責人將工資發放。為此,雙方發生了爭執。為防止事態進一步發展,惠州派出所聯調中心就雙方糾紛進行了調解。在調解過程中,雙方爭執頻發,聯調中心工作人員立足雙方當事人的角度一再將爭執化解,安撫雙方激動的情緒,到5月12日下午,惠州派出所聯調中心先后調解5次才使雙方達成協議。工地負責人和農民工都感慨地表示:派出所拿我們的事當自己的事情辦,就為這態度,我們雙方都同意退一步。5月12日下午,惠州派出所聯調中心將雙方叫到一起,一手交錢一手簽協議。一場糾紛就此化為烏有。
為最大限度消除轄區不和諧因素,惠州派出所著眼於“抓早、抓小、抓苗頭”,組織民警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及時處置因鄰裡糾紛、家庭瑣事等引發的小矛盾、小糾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有效防止“小糾紛”升級為治安案件、刑事案件、上訪案件甚至群體性事件。今年上半年,惠州派出所先后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71起,單獨或者配合其他部門化解61起,有力地管控了社會秩序,維護了轄區的穩定與和諧。
偵辦“小案件” 建設大平安
每當夜闌人靜,喧囂過后的城市進入了夢鄉。但有一雙眼睛卻愈發炯炯,看護著小城的一方安寧。
6月13日凌晨3時許,惠州派出所值班民警按照行動要求在理想家園小區進行例行巡邏時,發現一行跡可疑人員,透過車輛的玻璃向車內窺探,尋找作案目標。此人先后觀察了四輛汽車后,在理想家園六號樓下,選中一輛現代伊蘭特汽車,正准備撬壓時,被民警當場擒獲。
“建設平安惠州”,於派出所而言,是口號也是目標,是承諾更是擔當。為了實現這一沉甸甸的目標,兌現這一沉甸甸的承諾,惠州派出所全體民警改變觀念,轉變作風,牢固樹立“辦好小案件、減少小損失”的工作理念,盯住破壞治安秩序的詐騙、斗毆、盜竊、黃賭毒等類“小案件”,加大案件偵辦力度,打早、打小、快偵快破,使警務工作效果直接體現為社會秩序的穩定、百姓生活的安寧。
4月份以來,惠州派出所針對轄區內近期多發盜竊自行車、撬車盜竊案件,專門制定了“打防控”一體化的行動方案,分派值班組、備勤組、流動小組在轄區內的各住宅小區開展巡邏、蹲守。針對專門詐騙老人錢財的發案苗頭,民警們深入社區走訪高齡老人,囑咐老人們對於涉及密碼、賬戶和錢財的來電短信,都要提高警惕,千萬不要輕易被騙子的恐嚇、威脅所蒙蔽。一旦遇到類似情況,應該保持鎮定,頭腦清醒,盡快向家人,尤其是向子女確認情況,商量對策,謹防上當受騙。
今年以來,惠州派出所共查處街頭詐騙、毆打他人、尋舋滋事、盜竊、黃賭毒等類“小案件”167起,行政拘留83人。
排除“小隱患” 預防大事故
5月27日,銀河水上公園,一場水上救生演練正在進行。
15時許,惠州派出所接到報警,銀河水上公園有人落水。接到報警后,救援人員攜帶橡皮艇、救生圈、纜繩等救援設備飛速趕赴出事地點,進行救援。到場的惠州派出所民警迅速拉起警戒帶,疏散過往群眾。兩條橡皮艇快速接近目標,將模擬落水者成功救起,整個過程僅用了十分鐘。
演練結束后,惠州派出所民警還和水上公園管理人員一道,對在公園兩岸的釣魚者進行了勸離。由於公園岸坡陡滑,容易出現落水事故。目前正值汛期,水上公園又是主河道,岸坡垂釣非常危險。在民警的耐心勸說下,垂釣者表示理解,並主動撤離。
這次演練既是一次對突發事故救援能力的檢驗,也是一次對公共場所安全隱患的排查。在惠州派出所,像這樣的安全隱患排查,覆蓋了轄區內的校園、社區、商場以及公共場所。
安全重於泰山,預防勝於搶險。為有效消除各類重大安全隱患,防范災害事故的發生,惠州派出所定期不定期地聯合消防大隊等相關部門對轄區重點單位、重點部位、重點場所進行安全檢查,督促轄區相關單位和部門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內部安全防范能力。自2月份以來,惠州派出所對18家單位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對轄區內的三所高中、一所職業技術學校、一所初中、兩所小學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安全隱患排查,對於存在安全隱患的學校及時督促將隱患排除。並聯合旗消防大隊對轄區內的高層住宅樓進行消防演練及水上救生演練。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了“小隱患”釀成大事故,讓百姓的生活更安心。
(內蒙古敖漢旗黨建雲平台供稿 姚井東 王景輝 林玉鳴 程樹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