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襄城縣紫雲鎮在扎實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同時,不斷強化“雙基”建設,通過落實黨建責任,抓班子,帶隊伍,建好黨建陣地,發揮隊伍作用,建立民生台賬,推行民主管理等六項措施,推進“雙基雙治”變面貌,晉台階。
一是落實黨建責任。把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做為農村黨支部書記考核的重要內容,與報酬、獎懲、任用等直接挂鉤,堅持跟蹤問效,切實增強各村支部書記履行黨建責任的責任心和進取意識,並將各村黨建工作經費納入鎮村兩級財政預算,每季度劃撥專項資金30萬元,用於開展黨建活動、基層組織辦公、農村干部工作報酬、離任干部補貼等,切實保障了基層黨建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是抓好班子建設。結合市、縣委“后進村整頓,先進村提升”工作及“五先爭創”活動的部署要求,按照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作用發揮好、群眾評價好的標准,將全鎮26個農村黨支部劃分為先進、一般、后進三個層次,堅持抓兩頭、帶中間,有重點分層次地抓好班子建設。
三是夯實活動陣地。從村級活動場所建設入手,按照標准,新建了楊灣、黃東、孟溝3個村室,謝庄、雷洞村室建設已列入台賬,正在規劃設計,張道庄、方庄、侯庄3個村室即將進行改擴建,並抓好配套設施建設,使全鎮26個村室全部達到“有旗子、有牌子、有辦公設施、有制度版面、有電教設備、有黨務村務公開欄”的六有標准,真正成為村“兩委”開展工作、服務群眾的綜合性陣地。
四是發揮隊伍作用。對全鎮998名無職黨員進行了“設崗定責”,廣大無職黨員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640個,為群眾辦實事477件,帶領群眾發展致富項目149個,使廣大無職黨員在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過程中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
五是建好“兩本台賬”。把建好村級基層組織台賬和民生台賬作為深化教育實踐活動,推進村級“四風”問題整改,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的有效抓手,切實解決了一大批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和發生在群眾身邊的難點問題。結合省投土地整理二期項目和農村一事一議,實施了道路建設項目20余公裡,進一步解決了廣大群眾出行難的問題﹔投入資金200萬元,啟動了鎮區水系改造項目,力爭9月底前使鎮區1.6萬名群眾吃上安全放心水。
六是強化民主管理。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作為重點,堅持事前醞釀、反復協商、民主討論、集體決定,堅持聽取群眾意見,保証有效監督,對村內重大事項、事關村民切身利益和全村經濟發展穩定的事項進行民主決策。僅上半年以來,全鎮26個行政村就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160余次,決策事項100%得到了貫徹落實,確保了村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當家作主。
(襄城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王保銀 仲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