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4月余來,柯城區抓好黨員干部教育和工作機制創新兩項工作,讓每位黨員干部內心有“三個家”即家人、家事、家業,做群眾的貼心人。
把群眾當“家人”,做到常回家看看。出台《柯城區黨員干部包村聯戶服務群眾工作機制》,區直機關黨員干部每周一天下基層走訪,向群眾了解村情民情和征求意見建議。區活動辦給每個黨員干部每月配發一本民情筆記本,記錄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同時,每位黨員干部所在的單位黨委做好民情筆記本回收工作,區活動辦定期組織抽檢。促使黨員干部去貼近群眾、拉近與群眾的距離,主動走進群眾,深入群眾當中,與群眾打成一片,把群眾當“家人”。
把民意當“家事”,真心為民辦實事。出台《柯城區群眾意見和建議交辦處理工作機制》,全區各黨組織定期對民情日記進行整理,整出群眾的困難、問題和建議、意見上報區活動辦,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由區活動辦交辦相應職能部門辦理。《柯城區黨員干部包村聯戶服務群眾工作機制》推行3月余,逐步讓黨員干部在內心上建立起“群眾事即自家事”的思想認識,真正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切實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助群眾排憂解難。
把事業當“家業”,引領群眾上富裕路。柯城區黨員干部圍繞群眾所想、群眾所願,搭橋連線為村集體爭取項目和資金,引進優勢企業,帶動群眾搞項目,引領群眾創業增收。向群眾宣傳解釋柯城區“農業26條”政策,讓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落實到村、到戶、到項目,促進農民實實在在增收﹔為村級爭取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項目資金,為群眾解釋農村土地綜合開發的利弊,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目前,全區各村均有大小項目在建,同時組織農村富余勞動力參加區組織的各類技能培訓,提高了農村勞動力的就業率和收入。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黨建雲平台供稿 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