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內蒙古新右旗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呼倫貝爾市委關於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為民務實清廉”這一主題,結合新右旗邊境牧業旗縣,地廣人稀、接羔保育牧忙期人手短缺的現狀,在旗直機關黨員干部中開展“做一周辛苦牧民千人下基層入牧戶社會實踐活動”,要求全旗81個機關支部下到7個蘇木鎮的51個嘎查為牧民服務。以“群眾三滿意(在黨員干部態度、方法、成效方面滿意)、黨員五進步(黨員思想認識進一步提高、作風進一步轉變、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為目標,讓黨員干部在活動中體驗牧民辛苦、提供直接服務,強化勞動鍛煉、學習實踐本領。以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擁護。
精心組織、方法得力。旗直屬機關工委認真落實旗委關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部署要求,著力破解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難題。組織旗直機關、單位黨組織和廣大在職黨員於3月31日起,在全旗范圍內開展了“做一周辛苦牧民千人下基層入牧戶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將全旗4669戶牧戶中的217戶“北疆紅色堡壘戶”和3459戶輻射帶動戶建成社會實踐活動主要聯系點。以勞動服務、資源服務、綜合服務為主要活動方式,開展義務勞動,協助牧民喂養牲畜、清理棚圈及放牧等,結合自身工作為牧民開展送醫、送藥、免費體檢,送書、送學、政策宣傳等服務。領導干部帶頭為結對嘎查牧民提供必需的生產生活服務,向牧民征求意見和建議,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記錄下來限期解決,切實為牧民辦實事、解決牧民的實際困難。
領導重視、行動迅速。活動一經開展,反響強烈,受到了上級領導高度關注和牧民群眾的真誠歡迎。旗直各機關黨組織結合工作職能,本著隻為牧民提供服務、不給牧民添麻煩的理念,制定計劃、精心分組,黨政一把手帶領黨員干部下基層、入牧戶,自帶勞動工具、自行解決飲食,為牧民送服務、送溫暖,真正讓牧民受益。活動中,黨員干部協助牧民開展清理棚圈、維修設備、疫情防治、種植作物等義務勞動,送去生產生活用品、接羔保育用品及藥品等物資合計82400元,發放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相關知識學習資料、疫檢防治、肉羊養殖(蒙漢雙語)等宣傳手冊1300余冊。截至目前,全旗累計參與活動機關、企事業單位54個,參與人數618人,累計開展活動次數87次。實踐活動范圍涵蓋巴彥德日蘇嘎查,阿日哈沙特鎮白音烏拉嘎查,貝爾蘇木莫能塔拉嘎查等57個,聯系“北疆紅色堡壘戶”64戶,幫扶困難牧戶386戶。
立足職能、突出實效。為了從群眾最盼望的事情做起,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做起,旗直機關單位與牧民面對面、心貼心交流,誠懇聽取和征求了意見、需求,共征求意見及建議600條,為群眾辦實事累計190件。其中,旗農牧業局組織三支由主要領導帶隊的“下基層送服務”活動小分隊,深入全旗各蘇木鎮走訪調研,通過走訪牧戶、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發放征求意見表等方式,面對面聽取基層組織和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並根據意見及建議修改了相關工作制度。經過細致梳理,結合工作實際,在燃油補貼發放、將移動棚車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解決移動棚車數量不能滿足牧民需求等方面及時得到解決,對於牧民提出的行政效能低下、辦事態度不好、缺乏足夠的耐心給予牧民政策講解的問題,農牧業局也已進一步加強請銷假、考勤等制度,並加強領導干部職工業務學習,嚴格要求各單位進行“滿意”服務。各機關在活動中始終保持高度責任心、隨時隨地征求意見,不斷分析解決群眾提出的問題,真正做到了心系群眾解民憂,真心實意辦實事。
服務給力、群眾滿意。旗直屬機關工委形成了專門的短信系列報道和微信平台“做一周辛苦牧民千人下基層活動”專欄,並在新右旗政務網、黨建網,新右旗電視頻道等媒體上專門報道此項活動的開展情況。全旗黨員干部一直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工作路線,在接羔保育期間參與牧民生產生活,受到群眾歡迎,得到群眾肯定。黨員干部與群眾近距離接觸和群眾打成一片的過程中感觸頗深,真正體會到了牧民的辛苦,自身建設有了新發展,重新樹立了群眾觀、更加堅定了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縮短了人民群眾與黨員干部的心靈距離。各機關黨組織正陸續開展此項活動,旗直屬機關工委還將於每月、每季度組織黨員干部下基層活動,為牧民做好事、辦實事、形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長效機制。
(內蒙古新右旗黨建雲平台供稿 蘇風寧 蘇優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