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高國成:要讓群眾多提意見

 

2014年06月20日14:46  來源:解放軍報

習主席在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強調,要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主線,分層分類抓好學習,廣開言路匯集民意,原汁原味反饋意見。貫徹落實習主席重要指示,就要讓群眾敢提意見、願提意見,並且聽得進群眾意見,這也是抓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關鍵所在。

讓群眾敢提意見。若群眾不敢提意見,后果如何?《國語·周語上》裡說“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講的就是這種情況。群眾不敢提意見,不是群眾覺悟不高,也不是群眾不配合工作,而是我們有些領導干部聽取意見的態度有偏差,覺得自己見的世面比群眾大、能力水平比群眾高,有種“老虎屁股不讓摸”的心理﹔有的怕群眾意見太尖銳,會戳到自己痛處,下不了台﹔有的怕搞過了收不了場,影響正常工作。讓群眾敢提意見就要消除這些認識上的短視和偏差,對群眾的意見虛心接受,做到有錯必糾、有過必改,堅決不搞“秋后算賬”,這樣,群眾才能放下心理包袱,輕裝上陣。

讓群眾願提意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核心是“群眾”二字。讓群眾敢提意見,只是表明領導覺悟提高、態度端正了,群眾不再擔心穿小鞋,而要讓群眾願提意見,還必須解決好積極性問題。如果不請群眾參與,關起門來搞活動,就不可能捅破被掩蓋的問題,也不可能把思路理清、把問題找准、把措施訂實,勢必影響活動成效。隻有每個環節、每項工作都發動群眾參與、接受群眾監督、組織群眾評判,才能使群眾感覺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以積極的態度開展批評,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確保教育實踐活動不虛、不空、不偏、不走過場,取得既定效果。

聽得進群眾意見。當群眾放下心理負擔、參與積極性強,敢提意見願提意見了,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看領導干部能不能真正聽得進群眾意見。隻有當群眾感到意見提了不白提,才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把想說的話說出來、該提的意見提出來。對待群眾意見要有實際行動,如果“任你意見千萬條,我卻抱緊老黃歷”,恐怕群眾又會回到不願提意見的老路上去。所以,在充分聽取群眾意見的同時,要有及時高效的回應,做到以群眾的意見為鏡,認真反思檢討,弄清“四風”症結所在。對照群眾的要求去真心整改、立說立行,不留尾巴、不踢皮球。特別是對群眾反映強烈、急需解決的突出意見和問題,要抓緊落實、避免耽誤,讓群眾感受到新變化、見到真效果。

聽取意見全面了,整改才有著力點﹔聽取意見到位了,提高才有支撐點。領導干部隻有真心尊重群眾意見,讓群眾看到真正聽取意見的誠意、整改“四風”的勇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行”,群眾才會丟掉“客氣”和“委婉”,真正地提意見、找病根、出方子。也隻有當群眾以主人翁的姿態真心實意地參與進來時,教育實踐活動才能取得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效果。

(作者單位:武警貴州省總隊)

分享到:
(責編:姜萍萍、謝磊)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