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卓路”“阿卓橋”“阿卓牆”“阿卓幼兒園”……
記者日前來到西藏優秀駐村女干部阿旺卓嘎生前工作過的達孜縣新倉村、 墨竹工卡縣扎雪鄉採訪了解到,在阿旺卓嘎去世后的兩年中,由她爭取的農村民生項目陸續竣工。當地百姓為了緬懷她,不約而同地以她的名字為這些項目命名。
2012年6月25日,西藏自治區審計廳駐村干部阿旺卓嘎在距離正式退休不到3個月時,因腦溢血搶救無效以身殉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還心系群眾,念叨著即將開工的民生項目。在駐村工作的5年中,她傾盡全部心血幫助村民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在黨和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實實在在的“連心橋”。
扎雪鄉提前一年脫了貧
2007年4月,阿旺卓嘎來到墨竹工卡縣扎雪鄉駐村開展扶貧工作。鄉裡的干部告訴她,由鄉到村的路很窄、很爛,也很危險,大車根本進不去。阿旺卓嘎一笑,說:“大車不行,坐拖拉機總可以吧。”
當村民看到從拉薩來的干部,竟然坐了個拖拉機來看望他們,都十分驚訝。
扎雪鄉經常有野獸出沒,把農作物糟蹋得很厲害,但這些野獸多屬於保護動物,打又打不得,趕又趕不走。“修道牆不行嗎?”卓嘎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可這對於連溫飽都存在問題的貧困鄉村來說,無異於修長城。卓嘎開始四處奔走,終於,爭取到了75萬元資金。她領著村民們開始搬石頭砌牆,人累得瘦了好幾圈。6個行政村上萬米的高產田圍牆筑起來了。
扎雪鄉的油菜籽質量好,阿旺卓嘎爭取了30萬元資金購置榨油機,建立榨油點,變資源為效益。2013年,昔日的榨油點已擴建成龍雪清油加工廠,實現規模化運作,年利潤達8萬元。
阿旺卓嘎還注重培養致富帶頭人。隻有小學文化的其朗村黨支部書記巴桑在村裡是出了名的“能人”,阿旺卓嘎幫他協調80多萬元建起藏香豬養殖基地,從林芝引進優質藏香豬仔。每年50%的收益分給老百姓,剩下的錢再買豬仔。如今,藏香豬規模已達300多頭,12戶貧困戶參與養殖,一戶輪班一個月,每年戶均增收四五千元。
在她的努力下,養藏豬、養奶牛、建溫棚等一個個富民項目起來了,扎雪鄉的經濟從全縣倒數第一上升了4個名次,一年上了一個台階﹔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從2007年的2900元增加到2011年的4244元,年均增幅9.3%。扎雪鄉提前一年脫了貧。
求她再多干一年
對口扶貧,按計劃是一年換一批人。可是在2007年底,扎雪鄉的干部和群眾找到區審計廳領導,請求阿旺卓嘎再多干一年。廳裡領導很為難,征求阿旺卓嘎的意見。她說:“百姓有困難需要我們,黨員干部就應做百姓家的頂梁柱。”
於是,阿旺卓嘎在扎雪鄉一干就是4年。這對50多歲的阿旺卓嘎來說可不輕鬆,自己身體本來就不好,丈夫不會做家務,兒子身患殘疾,干好工作的同時還要承擔家庭的重擔,但她從未向外人講起過。
鄉裡的條件簡陋。一到10月份,氣溫驟降。入冬,更是滴水成冰。阿旺卓嘎住在一間平房裡,無法取暖,經常晚上凍得睡不著覺。后來,她干脆抱了被子到鄉裡的伙房去睡。
阿旺卓嘎是“藥罐子”,包裡是藥,家裡是藥,辦公室裡也擺了很多藥。可是,鄉裡條件差,工作忙,阿旺卓嘎還是經常忘記吃藥,她的血壓越來越高。在扎雪鄉扶貧的4年間,她就住了3次院。一次,她病得厲害,頭痛得都懵了,不能言語,四肢僵硬,兩個胳膊彎曲著,掰都掰不開。醫生說病情很危險,建議住兩個月院。阿旺卓嘎耐著性子住了20多天院,就迫不及待地回到鄉裡。
在她身上看到了共產黨員的風採
在墨竹工卡縣扎雪鄉開展了4年扶貧工作,回到審計廳工作不到半年,2011年,阿旺卓嘎又主動請纓前往達孜縣駐村。
阿旺卓嘎的駐村點是拉薩市達孜縣德慶鎮新倉村,330多戶1500人散居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溝壑裡。初到新倉村,阿旺卓嘎沒顧得上休息,就背著一個水壺,揣一盒降壓藥,拿著筆記本,帶上隊員,走東家、串西家,入戶調研去了。
阿旺卓嘎有高血壓,山路又難走,中午太陽最烈的時候,她頭昏腦漲,兩眼血紅,雙腳浮腫。實在撐不住,就隨地一坐,喝口水,按按頭,繼續走。阿旺卓嘎憑著頑強的毅力、忍著常人難以忍受的痛楚,走完了全村335戶人家,做到了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新倉村離達孜縣城不遠,隻有7公裡。可是,這7公裡的土路晴天是灰,雨天是泥,村民出行很是不便。村裡兩個牧業組連砂石路也沒有,病人就醫,或是孕婦生產,往往把氆氌做成擔架,一路顛簸送出去,耗時不說,還可能危及村民生命。
阿旺卓嘎下決心要啃下這塊硬骨頭。她說,我們來駐村,就是要幫助村裡解決實際困難。群眾最需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於是阿旺卓嘎從村到縣、到市、到自治區,一遍遍找有關部門,擺困難,求支持。2012年,投資583萬元的總長7公裡的黑色路面工程、投資430多萬元的13公裡砂石路陸續開建。剛了卻一樁心事,性急的阿旺卓嘎沒有片刻休息,又開始張羅起為村裡興建幼兒園了。
阿旺卓嘎太累了。2012年6月20日下午,達孜縣召開駐村工作經驗交流會。阿旺卓嘎發言時,隻覺得血直往上躥,頭痛欲裂,眼前開始模糊。她還是堅持把發言稿念完。交流會還在繼續,阿旺卓嘎沒有驚動別人,強忍劇痛走出會場。她被緊急送到達孜縣人民醫院搶救,但病情不久便惡化,在送往自治區120急救中心的路上,她還一再要求駐村工作隊隊員們該開會開會,該工作工作。
阿旺卓嘎永遠地走了。新倉村村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93歲的藏族老阿爸旦增說:“走在路上,我想她﹔走在橋上,我也想她。”那年,新倉村千百年來第一次沒過藏歷新年,因為高興不起來。
“在新倉村,沒有一個人不認識卓嘎!”新倉村黨支部書記格桑平措感慨道,“在阿旺卓嘎身上我看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的風採。”(記者 尕瑪多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