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解放軍報評論員:短期靠整治 長期靠自覺

——六論扎實有力推進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

 

2014年06月20日09:42  來源:解放軍報

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但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按照習主席“抓常抓細抓長”的要求,堅持教育與實踐並舉,內化與轉化並重,最終目的是要形成思想自覺、文化自覺、行為自覺。

作風建設短期靠整治,長期靠自覺。自覺是一種文明素養、一種黨性修養。如果說整治是他律,自覺則是自律。他律內化為自律,好作風才會習慣成自然。嚴厲的整治,隻有觸及思想和靈魂才能克頑症﹔嚴格的禁令,隻有化為發自內心的敬畏才能見實效﹔完善的制度,隻有融入個人價值追求才能見長效。個別單位糾“四風”、改作風之所以會出現“反彈回潮”“轉入地下”“穿隱身衣”等現象,很重要的也是因為還沒有形成自覺。

作風改到深處見思想、見信念。思想是本,作風是形,本正則形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解決好了,就能強化黨員意識、黨性觀念,從靈魂深處與黨同心同德,做大寫的人、合格的革命軍人、真正的共產黨人,永不動搖信仰,永不脫離群眾。相反,“總開關”出故障,這樣那樣的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

“四風”問題積重難返,難就難在已成為一種社會生態。改變這種不良生態,需要文化這一恆久綿長的力量。隻有通過長期約束、長期熏陶,通過日復一日的涵養和塑造,使弘揚優良作風成為一種文化自覺,才能徹底根治“四風”這個痼疾。無論是學習教育、訓練執勤、日常管理,還是環境氛圍營造,都要德育為先、做人為本。要堅持從兵之初、官之初抓起,從一件件具體事抓起,不厭其小、不厭其煩、一以貫之。

“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如果缺乏思想自覺、文化自覺這個“知”,“行”就沒有思想基礎、文化支撐﹔如果知而不行、坐而論道,“知”就失去了意義。隻有端正行的方向,加大行的力度,將中央政治局改進作風八項規定和軍委十項規定視為信條、奉為圭臬,堅持即查即改、立說立行,做到表裡如一、知行合一,才能讓廣大官兵看到作風建設的新變化新氣象。

作風建設沒有局外人,需要每個人的自覺。人人傳遞“正能量”,層層種好“防風林”,處處設置“監控點”,才能營造向上向好的環境,形成正氣弘揚的氣候,使好作風真正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固化為習。

分享到: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