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浙江日報評論員:民主生活會 辣味要足

——四論查擺問題開展批評

2014年06月19日13:36  來源:浙江日報

召開一場高質量的專題民主生活會,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對黨員干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的一次集中檢驗。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調研時指出,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有一點“辣味”,讓每個黨員干部都能紅紅臉、出出汗。

專題民主生活會開得是否有質量、有效果,“辣味”輕重可謂是重要標准。一些黨員干部抹不開面子、放不下顧慮,在批評與自我批評時,往往“辣味”不夠,甚至“變味”:批評領導怕被穿小鞋就放“禮炮”,成了“肯定成績的變相表揚”﹔批評同事怕傷和氣就放“啞炮”,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批評自己怕丟面子就放“空炮”,成了“避重就輕的泛泛而談”。甜味四溢,臉譜化、“蜻蜓點水”式的批評,誤了工作、壞了作風、騙了自己,結果,民主生活會走走過場,背離初衷。

“辣味”的實質,是要觸及思想靈魂,既深刻剖析檢查自己,又開誠布公互相批評。鄭板橋曾寫過一副對聯:“隔靴搔痒贊何益,入木三分罵亦精”,坦誠批評自己、直言不足,班子成員才能相互交心、增進了解,促進團結﹔坦誠接受同志間的批評,聞過則喜、從善如流,才能把問題談開說透,真正深入到內心,產生“化學反應”。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揭傷疤、戳痛處,沒有一點吃“辣”的勇氣是辦不到的。自我批評要真,應該緊密結合自身性格特點、成長經歷、職責權限,反思在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問題和不足﹔相互批評要深,確保提出的問題既真實具體又令人誠服。因此,“真刀真槍、見筋見骨”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隻要出於“公心”,就會“無私無畏”,多些面紅耳赤的“辣味”,才能開竅通絡、排毒祛病。

解決“四風”問題是一項長期復雜的艱巨任務,民主生活會不是一次“闖關”,更不是一出戲,而是觸動思想、觸及靈魂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各級黨員干部要把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作為新開端、新起點,持之以恆轉作風、正作風,做到思想不鬆懈、標准不降低、力度不減弱,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