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淦祺書記無私真情奉獻,成為了社區發展的‘粘合劑’,讓一粒粒細小的沙子凝聚成高高聳立的寶塔。”東莞市東城區同沙社區黨總支部書記謝淦祺扎根基層30年,真情服務群眾,帶領社區從貧窮走向富裕,構建了和諧、平安、幸福的大家庭,贏得了群眾的贊譽。
無怨無悔服務基層
“我們是端盤子的服務員,做人要低調點,做事要勤快點,隻有始終與群眾在一起,才能對得起自己的衣食父母”。這是謝淦祺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他真心熱情服務基層的肺腑之言。
謝淦祺自1983年12月從部隊退役后,便開始在社區從事基層群眾工作,從2004年3月起至今,他一直擔任社區黨總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經聯社理事長。“退役后,身邊很多朋友經商很成功,自己有不少投資創業的機會,也曾有多次機會離開社區到更好的部門和單位。面對著朋友的善意提議及家人的勸說,我還是選擇回到了社區。”謝淦祺說。
甘於扎根基層,真心熱愛群眾,謝淦祺將群眾擺在心上,為大家排憂解難。同沙社區以前地處偏遠,村裡購置了一輛人貨車以作便民使用,當時聘請的司機住在離村裡有一段距離。一位有身孕的婦女砍竹去賣,干活太累而導致了小產,找到了謝淦祺求助。謝淦祺立馬將其送往醫院。
多年來,同沙社區打造了一張快速服務群眾的“服務網”。包括設立便民服務平台,設立群眾服務“一站式”服務窗口﹔完善黨代表工作室平台,定期接見群眾與開展主題活動,2011年被省委組織部評為“五好”黨代表工作室﹔完善硬件設施,建設了社區圖書館、文化廣場、體育公園、休閑公園等。
帶領村組經濟迅速發展
同沙社區主要依靠租賃收入,去年收入4000萬元,今年將增加500萬元。同沙本來地處偏遠,現在成為了交通樞紐,環城路、鬆山湖大道、莞深高速等就在村旁。雖然受到了經濟形勢的影響,不過同沙社區發展平穩。
謝淦祺說:“后來遇上了發展機遇,當時有一公司在同沙投資50億元,本地媒體作大篇幅報道,我們便拿著報紙到處招商,用地換路,以地換廠房。”
謝淦祺表示,“我們逐步形成了一套企業管理的模式,來到當地投資的老板根本不想走。正是有了良好的環境硬件,為企業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同沙社區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即使在金融危機時期,同沙社區也沒有一間企業撤離。我們現在著力打造宜居宜商的環境,讓群眾的日子過得更好”。
同沙社區建立了民生關懷機制,創新服務載體。包括為居民購買社會保險,對重大醫療事項給予補貼,免除困難學生學雜費,定期走訪慰問困難群眾,成立殘疾人互助小組等,同時成立了社區黨員志願者隊伍,開展了入戶連民心活動,切實做到聯系服務群眾的面對面、心貼心、零距離。
從貧困落后到美麗富饒,從人心浮躁到和諧團結,正是謝淦祺帶領社區干部持之以恆地真情服務,善於做好群眾工作,與群眾同甘共苦,形成了推動社區發展的強大合力。“同甘共苦,沙聚成塔”,這是謝淦祺在基層工作30年的感悟,也是他熱心為民服務的寫照。
(東莞黨建雲平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