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群眾路線基層行>>走進廣東省東莞市

陳國興:把群眾裝在心裡 把工作落到實處

2014年06月18日18:2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修建“祥安樓”容納逾5000位先人骨灰,為群眾祭祀提供了方便。加速了奧運蔬菜基地,望牛墩鎮人民醫院,西富路改造升級等民生工程的建設。作為東莞望牛墩鎮望聯村黨工委副書記的陳國興面對群眾想解決的問題,他總是有求必應。

“祥安樓”安放5000靈位

望聯村地處望牛墩鎮中心區,轄區總面積約3平方公裡,戶籍人口5100多人,轄區內還設有望牛墩鎮居民委員會,戶籍人口有4600多人。自古以來兩村先人墓地便零散地分布在村民小組的閑置地、農用地上。

每當清明時節,泥濘的道路給村民們拜祭先祖帶來了極大的不便。陳國興為了解決好群眾的問題,同時又深刻地認識到土地統籌發展關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在結合望聯村實際的同時,2012年開始規劃建設兩層“祥安樓”來安置村民先人的骨灰,建筑面積為3032平方米,能容納骨灰位6000個。

工程建設之初,700多萬元的工程費用存在300多萬元的缺口。但當時村裡經濟薄弱難以籌足建設資金,工程進展情況不是很理想。

陳國興為了盡快把工作落到實處,便建議壓縮村裡的開支來支持“祥安樓”工程的開展,使工程趕在今年清明節前竣工。

關心村裡殘疾人等弱勢群體

陳國興以“不等不靠、立行立改、取信於民”的干事決心,高效優質地完成民生實事工程,增強為民謀利本領,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順應群眾期盼,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措施和成效取信於民。

陳國興推進全村巷內保潔整治環境衛生、建設休閑小公園、入村道路硬底化建設、自來水管改造、“祥安樓”建設工程、特色農業產業園發展、社區綜合服務建設中心建設等7項民生工程作為整改問題。

在平日的日常工作中,陳國興的一舉一動都能讓人印象深刻。望聯村村民杜女士是一名殘疾人,她說陳國興很關心村裡殘疾人的困難,一旦將具體困難告訴陳國興之后,他往往會第一時間幫大家解決問題。

杜女士回憶說,她的一個鄰居患有精神病,發病的時候總是打爛周圍鄰居的財物。得知此事后,陳國興通過與望牛墩鎮社會事務辦聯系,為這名精神病人爭取到三個月的免費治療補貼。目前,這名患者的病情大為好轉。

(東莞黨建雲平台供稿)

分享到:
(責編:權娟、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