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網友聲音

讓民主生活會“辣味”飄香

何解

2014年06月18日13:5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已進入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的關鍵期,近日的幾則新聞耐人尋“味”:

——“不敢碰硬”、“沒有深入基層”、“對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不夠重視”、“工作手段比較簡單”……儋州市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會真刀真槍動真格,在辣味十足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中,既有紅臉出汗的嚴肅緊張,又有鼓勁加油的團結和諧。(據6月12日《海南日報》)

——“政績觀有偏差,追求GDP和考核排名,關注民生少”、“年輕氣盛,說話口氣大,做事動作大,對待基層架子大”,一條條辣味十足的批評,讓人面紅耳赤。恩施市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久違的批評讓12名常委終生難忘。(據6月16日《湖北日報》)

——有尖銳火辣的批評,但沒有無謂的紛爭和劍拔弩張的對立﹔有臉紅出汗的反思,但沒有無限的上綱上線。全程直擊衡東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置身勁風扑面、火星四射、辣味濃濃的現場,記者也跟著接受了一場深刻的思想洗禮。(據6月16日《湖南日報》)

人們欣慰地看到,各地專題民主生活會按照習總書記“紅紅臉、出出汗、有辣味”的要求,在坦誠直率的氛圍中,班子成員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自我剖析揭短亮丑、不躲不避,相互批評直擊要害、不留情面,辣味成了民主生活會的“主打味道”。

辣,本是一種食味。眾所周知,毛澤東喜歡吃辣椒,幾乎到了崇拜的程度。1936年7月,毛澤東在延安宴請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上的菜當然少不了辣椒,毛澤東一時高興,唱起了湖南民間流傳的《辣椒歌》:遠方的客人你請坐/聽我唱個辣椒歌……要問辣椒有哪些好/隨便能說出好幾條/去濕氣、安心跳、健脾胃、醒頭腦/油煎爆炒用火燒/樣樣味道好/沒有辣子不算菜呀/一辣勝佳肴。

其實,“辣”又不僅僅是一種舌尖上的味道。毛澤東有句名言,叫“不吃辣椒不革命”。有分量、有內質、有“辣味”的意見恰如辣椒,讓人在面紅耳赤、大汗淋漓之中,疏通思想上的“經絡”,去除觀念上的“濕氣”,達到安心提神醒腦、增強免疫力的效果。

民主生活會的關鍵在於,以整風精神嚴肅認真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離開了批評,民主生活會就毫無意義。這裡的批評,就是“對缺點錯誤提出意見”。既然是提批評意見,就必須直截了當指出缺點錯誤的表現和實質,點准穴位,戳到痛處。甜言蜜語,算不得意見﹔和風細雨,也不叫批評。換句話說,“辣味”是批評的題中之義,加重“辣味”是讓批評回歸優良傳統。

基於此,黨員干部要秉持這樣的胸懷:開展批評,要有“不怕辣”的拼勁,在思想交鋒中奔著問題去、點到關鍵處、講到根子上,真正觸及靈魂﹔接受意見,要有“怕不辣”的狠勁,堅持聞過則喜,以“求求你,批評我”的姿態主動請別人批評幫助﹔改進不足,要有“辣不怕”的韌勁,不管人家反映的問題有多少、有多重,都要不厭其煩、認真整改,千萬不能“虛心接受,堅決不改”。一句話,要讓民主生活會自始至終“辣味”飄香。

分享到:
(責編:黃策輿、謝磊)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