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權力“減法”換來民心“加法”

貴陽市推進作風建設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

2014年06月18日16:08  來源:貴州日報

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貴陽市相繼出台“五大禁令”,以“轉作風、抓反腐、辦實事、樹形象”為抓手,重拳整治“四風”突出問題。

到目前為止,141名國家公職人員因違反規定和地方禁令受到處理﹔公開通報16起“打蒼蠅”案件、16起違法“種房”案例﹔廢止有關文件制度36份,修改完善6份,新擬定20份……以權力“減法”換來民心“加法”。

領題督辦:14個突出問題“一對一”落實

圍繞群眾反映突出的違法“種房”、治安發案率高、窗口服務行業態度差等14個突出問題,貴陽市委常班子“一對一”領題調研、督辦落實。

白雲區沙文鎮園區辦工作員王志強,利用工作便利,在項目建設范圍內伙同他人修建兩棟1700多平方米違法建筑,套取國家補償款270多萬元,並向他人行賄10萬元。檢察機關對其涉嫌犯罪問題進行立案審查,貴陽市紀委公開曝光。

近年來,隨著貴陽市城市擴容、產業園區建設、道路設施等大項目的推進,部分地區違法建筑、違法用地嚴重,甚至出現違法“種房”產業鏈,嚴重影響社會公平、影響城市形象,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反響惡劣。

拿違法種房者“開刀”,嚴打種房“保護傘”,斬斷違法“種房”黑色產業鏈。

市委主要領導領題調研“種房”問題,全市各級紀檢、住建、城管部門聯動,迅速出台了市、縣、鄉、村四級黨員干部、國家工作人員參與違法“種房”“三禁止”的規定,嚴打“種房”及幕后操手,並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鼓勵群眾參與違法種房舉報。全市1589名在職紀檢監察干部率先向社會作出無“種房”承諾。

目前,全市已完成16萬多名黨員、干部違法“種房”自查和公示,查處黨員干部、國家工作人員參與違法“種房”16起,違法“種房”勢頭得到遏制。

專項整治:140余名“違令”者被查處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清除黨員、干部的作風之弊、行為之垢為重點,貴陽市選擇一些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好監督、利民惠民的事情為“突破口”,廣泛開展專項整治。

今年以來,貴陽市先后出台黨員、干部參與打麻將“三不許”,婚喪喜慶事宜“四嚴禁一嚴格”,參與違法“種房”“三禁止”,規范公務活動“四嚴格、十不准”和支持政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責“三不准”等“五大禁令”,從工作八小時內到八小時外、從個人到家人、從普通黨員到領導,都進行剛性約束。

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強對“一把手”權力運行的監督的工作措施》,細化23條措施,建立梳理權力清單制度,從源頭上預防“一把手”腐敗。

貴陽市組織財政、審計、督辦督查、公安、媒體記者組成聯合暗訪組,明察暗訪38次,排查涉嫌公款消費、公款送節禮發票723張。市委派出4個巡視組,不打招呼、不定時間進行巡視。現已對8個區(市、縣),2個經濟開發區、56家市直部門進行巡視,確定問題線索33件。

今年前5月,全市141名國家公職人員因違反規定和“五大禁令”受到處理,其中,包括3名縣級干部。

貴陽市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中央八項規定及省委十項規定等規章制度的同時,密切聯系實際,制定《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實施細則(試行)》、《關於開展“抓典型、轉作風、提效能、強服務”專項工作的實施方案》、《關於“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工作方案》,《關於建設“四型”機關黨組織、打造模范部門的實施方案》、《關於進一步嚴肅會議紀律的通知》等文件。

貴陽市紀委還加大對已建立制度的跟蹤問效,鼓勵群眾實名舉報,實行有獎舉報﹔對“使歪招、打折扣、搞變通”的單位和個人,發現一起處理一起,使違紀行為承擔相應的違紀成本,讓黨員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願腐”。

長效管理:診治“五病六風”正風肅紀

服務窗口臉難看,辦証部門門難進,個別鄉鎮開門不辦事,辦事干部優親厚友……這一系列弊病如何根治?貴陽市立說立行診治“五病六風”,即在部門重點整治“教條病、冷漠病、推諉病、懶散病、耍滑病”﹔在鄉鎮著重整治“衙門風、走讀風、賭博風、監辦酒席風、優親厚友風”﹔在村級組織著力解決“不誠信、不公正、不團結、不民主、不思變”的“五不”問題。

全市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立行立改取信於民:市委辦公廳調整79個議事機構,職能劃轉7個,撤銷51個,為歷年來最多﹔市政務服務中心提高大廳服務水平,取消午休、周五下午正常辦公﹔出入境大廳整體搬遷至交通更為方便的地點,面積擴大了4倍多,窗口從18個增加31個﹔烏當區要求區、鄉兩級主要負責同志工作日期間駐夜值守、周末黨政干部帶班值守,村支書、主任除周末外均不能離開本村﹔息烽縣掀起狠殺“五病六風”風暴,開陽縣重治“辦酒風”頑疾,清鎮市嚴管“馬路殯葬風”,修文縣規范整治濫辦酒席。

“昔日‘走讀’現象少了,到政府辦事找得著人了。”家住息烽縣石硐鎮高峰村村民雷了華這樣形容。

“以前一年的工資還不夠‘人情’支出,如今請客送禮少了,社會風氣正了。”開陽縣城的楊老師感言。

一系列數據背后,讓老百姓看到了貴陽市抓制度建設的堅決:2013年全市性會議的總次數、天數、人數、會議費均同比下降,其中,會議總次數減少超過5成﹔市委、市政府制發文件比上年減少25.5%,市直屬單位上報簡報種類、期數分別減少56%、81.6%﹔市屬新聞媒體報道領導出席會議、活動的報道減幅最高達28.4%﹔市級“三公”經費同比減少2404萬元,下降14.09%﹔清理騰退辦公用房47014平方米。(張厚強 記者 鄒晨瑩)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