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教育第二環節,常山縣堅持“多視角”梳理問題、“多渠道”互動談心、“多重門”把關材料,環環相扣,逐層深入,充分激活黨員干部“對照檢查”的內在動力,確保群眾路線教育向廣、精、深推進。
“多視角”梳理,查擺問題有廣度。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引導黨員干部遵照“三嚴三實”要求,採取自己找、群眾提、集體議、上級點等方式,多視角地深入查擺“四風”問題和服務聯系群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一是對照標准自查。認真對照“四風”問題二十五條、對照身邊優秀典型事跡,細致查找個人思想、工作、生活上存在的不正之風。具體要求全縣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每人自查“四風”問題12條以上。二是征詢群眾廣查。縣級領導帶頭,要求黨員干部分別深入聯系項目、聯系企業、聯系村、聯系戶,通過座談會、個別談話、征求意見表等形式,虛心接納服務對象的意見建議。目前,縣級領導層面共征得各類意見建議352項,1293條次。三是聽取批評深查。對照單位信訪案件、班子集體意見、正風肅紀組督查通報、督導組反饋信息等途徑,深入細照查擺,確保每個細微問題都不放過。
“多渠道”互動,談心交心有精度。在查擺問題的基礎上,“多渠道”互動溝通,深化問題查找力度,挖出“四風”問題的思想根源。一是“點對點”談心。按照“四必談、兩主動談”的要求,在黨員領導干部之間主動開展“一對一”、“點對點”談心談話,帶著問題談,帶頭誠意談,把問題談開談透,增強談心談話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面對面”宣講。在全縣范圍內推出5名人物典型,通過邀請宣講的方式,與典型面對面交流,引導全縣黨員干部以典型為鏡,剖析自身不足。截止目前,共召開全縣典型事跡報告會2場,單位事跡宣講會50多場次。三是“手把手”幫扶。實施“青藍”工程,對於年紀輕、經驗少的青年黨員,由本單位的資深黨員帶徒訓導,在實際工作中手把手地開展指導和教育,做到存在問題及時發現,分析原因同步推進。
“多重門”把關,剖析材料有深度。要求縣管黨員領導干部一律撰寫對照檢查材料,並將其作為黨員干部梳理問題、反思問題、整改問題的落腳點來抓,開啟材料把關的“三重門”,確保“衡量尺子嚴、查擺問題准、原因分析深、整改措施實”。一是單位領導把好“真實關”。單位主要領導側重於負責督促材料的撰寫進度,審核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防止出現敷衍應付、轉摘編抄、聯系實際少等問題,一旦發現問題,退回修改或要求重寫,牢固樹立嚴謹負責的思想態度。二是督導組把好“內容關”。督導組側重於負責問題是不是找准、剖析是不是深刻、內容是不是實在,確保剖析深刻、觸及靈魂,防止避重就輕、流於形式。據統計,縣委12個督導組按照“兩上兩下”原則,共退回修改“‘四風’問題條目式”材料達1033人次。三是聯絡組把好“規范關”。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聯絡組把好第三個關口,側重於負責對照檢查材料是否粗糙空洞、“四風”問題是否歸類准確、審核程序是否規范到位,保証材料條理清楚,既有問題事實和思想根源,又有可細化操作的整改措施。目前已審核“四風”條目式檢查材料420份,退回修改290余份。
(常山縣黨建宣傳雲平台供稿 王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