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內蒙古東河區:以北梁棚改為主陣地抓實教育實踐活動

2014年06月12日10:2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東河區把北梁棚改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陣地,堅持學習教育全覆蓋、聯系幫扶全覆蓋、便民服務全覆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棚改一線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解決群眾實際困難。

支部建在片區,實現學習教育全覆蓋。推廣“一片區一支部一小組”工作經驗,根據棚改工作進度和任務,重新劃分98個棚改片區,每片區建立相應的黨支部、居民小組。進一步整合調整片區抽調干部工作力量,在現場指揮部成立臨時黨委,所屬14個專項工作組成立臨時黨支部,將市、區抽調的干部全部納入教育實踐活動范圍。組織巡回宣講棚改工作中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先進事跡9場(次),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開辟“北梁棚改群眾路線大家談”學習研討平台,組織抽調干部暢談學習體會、交流群眾工作經驗,總結提煉服務群眾“零障礙”、“五步” 工作法、“四心”工作法等好經驗好做法,形成了以學促干、以干踐學的良好氛圍。

三入戶三回訪,實現聯系幫扶全覆蓋。開展“三入戶三回訪”活動,每名抽調干部負責聯系12戶棚戶區居民,共結對幫扶1113戶困難居民,切實做到“戶戶有人幫,事事有人盯”。抽調干部堅持把群眾事當作自己事,動遷工作既嚴把政策法規關“一把尺子量到底”,又設身處地出實招幫助群眾解決遇到的問題和實際困難。如抽調干部在了解馬秀英老人雙目失明、雙腿殘疾,生活極度困難、無力搬遷情況后,多方籌集幫扶資金1.5萬元,幫助老人渡過難關,實現順利動遷。針對回民街道居民底鈞運無力治療所患膿包性細菌疹的問題,街道、社區、動遷干部積極協調幫扶救助款5萬多元,及時為其治療。同時,通過組織回訪調查,了解拆遷居民生活情況,傾聽他們的希望和要求。積極做好扶貧幫困工作,為困難戶、五保戶、軍烈屬、孤寡老人等困難群體發放慰問金420萬元,實現了困難群體既能搬得出又能過得好。

暢通服務渠道,實現便民服務全覆蓋。在棚改現場設立“吳燕說法”法官講堂和6個“法官工作站”,開辟現場立案、現場調解、現場出法律文書“綠色通道”,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及現場公証服務。回民街道黃土渠社區設立“黨員會客廳”,街道社區黨員、抽調干部接待搬遷群眾1000多人次,解答群眾疑問300余條,幫助有困難的群眾解決各類實際困難30余件。結合少數民族聚居區特點,組建少數民族工作隊,把民族工作與動遷工作結合起來,實現回族居民圍寺而居的風俗意願,並幫助1073戶回族居民辦理了回遷手續。開通“棚改一站通”信息化服務平台,實現“一廳五站”互聯,從征收補償到選房安置的15道手續全部“一站式”辦理,大幅提升了辦事效率。截至5月29日,北梁棚改已搬遷安置居民1.95萬戶,拆除房屋面積135萬平方米,完成總任務的60%以上。

(內蒙古包頭市黨建雲平台供稿)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