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內蒙古敖漢旗:為群眾打通從“夢想”到“現實”的最后一公裡

2014年06月11日20:4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敖漢旗地處燕山山脈努魯兒虎山北麓,是以農業為主,農牧業結合,多種經濟兼營地區。這裡氣候干旱,土地沙化嚴重,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旗縣和革命老區旗。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全旗扶貧工作深入聯系群眾,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目標,有的放失的實施聚力式、精准式、杠杆式扶貧,把立足點放在農牧民最需要以及生產生活的細微之處,為群眾打通從“夢想”到“現實”的最后一公裡。

從“富裕夢”到強旗惠民

整個春天,家住四家子鎮南大城村的村民魏明和心情都格外舒暢。說起自家的地,54歲的魏明和笑的合不攏嘴,臉上的褶皺都透露著欣喜。魏明和家有14.5畝山坡地,種些玉米、谷子等雜糧,山坡地本來就產量低,再加上近兩年的干旱氣候,農田成了“望天收”。每次聽到別村的水澆地收成好,老魏都“眼饞”的不行,可他怎麼也沒想到,就在今年,他的山坡地居然變成了做夢都想要的“水澆地”,國家安全部和旗扶貧辦的扶貧項目到了村上,並帶來了65萬元的扶貧資金,通過土地整改、引水爬坡、新打配機電井等措施,全村有1000畝的坡地被整理成了實施膜下滴灌的“高產田”。看著覆膜的農田,老魏高興的對記者說,“有了膜下滴灌,這塊老旱地今年每畝地能多打500斤谷子,按著現在谷子的市場價每斤3.5元,每畝地就能多整個1500多塊錢。”今年,通過敖漢旗各部門的努力,像老魏的土地一樣享受專項扶貧項目帶來的新建膜下滴灌的土地有20萬畝,鞏固面積有47.5萬畝。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為了打好新一輪脫貧致富戰役,敖漢旗整合資源和資金,聚集力量構建扶貧大格局。按照《自治區省級領導干部聯系敖漢旗扶貧規劃(2013-2017)》,充分利用國家安全部定點扶貧、北京海澱區京蒙對口幫扶、省市領導聯系貧困旗鄉等有利條件,結合“十個全覆蓋”工作任務,不斷夯實貧困嘎查村的技術設施,拓寬貧困農牧民脫貧致富途徑,加強部門單位之間的縱向聯系和橫向溝通。自年初開始,已完成各類扶貧項目投資2.26億元,佔年度任務的49%。

從“美麗夢”到平疇織錦

老燒鍋村距離轄區新惠鎮有35公裡,是全旗的重點貧困村。5月27日,記者在這裡看到遠處的田野開闊平坦,郁郁蔥蔥的樹木密集重疊,景色很是秀美。老燒鍋村是孟克河的源頭區域,這裡海拔高,晝夜溫差大,黑土地面積廣闊,是馬鈴薯的高產區。在種植區,記者看到幾位村民正在用鐵鍬修整田埂,村民高克中告訴記者,“我家的10畝地剛種完土豆,以前種地家裡人都得上山來干活,現在可省事了,合作社有了播種機,種地時候就來1個人上山看看就行。”高克中說的播種機是敖漢旗實施的“三到村三到戶”扶貧項目中為老燒鍋村購買的7台套馬鈴薯機耕設備之一,在堅持規劃、項目、干部到村到戶的精准扶貧攻略后,確定了老燒鍋村發展脫毒馬鈴薯為主導產業,利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互助組織”的方式,使該村貧困戶依托興隆馬鈴薯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農機具統一管理使用機制,貧困戶優先無償使用機耕設備,並共享設備外借的資金收益。截至目前,合作社完成種植脫毒馬鈴薯面積5000畝,通過項目實施,僅農機服務就為農戶節省資金近5萬元,集中購買種薯、專用肥節省資金52萬元,通過提升種薯品系就可畝增收300元,年增收150萬元。

常言道: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敖漢旗在“三到村三到戶”項目中受益的重點嘎查村有99個,該項目自今年開始4年內要將近2億元專項扶貧資金落實到戶,每村200萬元,使99個村的貧困人口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目前,通過先建后補的辦法,已經完成專項扶貧投資809.81萬元。

從“幸福夢”到安居樂業

從新惠鎮驅車向西行駛近一個小時,記者來到了四道灣子鎮四德堂村村民武俊發的家。武俊發是殘疾人,多年來一直守著20畝山坡地過日子,每年打糧賣的錢僅夠個年吃年用,是村裡的貧困戶和低保戶。四德堂村有悠久的養驢歷史,村裡還有個效益不錯的肉驢繁殖合作社,“養驢”、“加入合作社”一直是武俊發的心願,但由於身體狀況、家庭貧困、沒有擔保人等原因,他無法借到買驢的貸款,用武俊發的話說:“借不出來,即使能借,我這種情況1分3厘的利息也是不敢尋思的。”但就是這不敢尋思的事,在今年卻成了真。年初,村干部主動找到武俊發問他想不想養驢,“金融扶貧富民”工程到了村,通過1個富裕戶聯系兩個貧困戶,不但幫忙辦貸款,而且貼完息后月息還不到3厘錢。武俊發得知后高興的辦了5萬元貸款,買了5頭基礎母驢。讓他驚喜的是每頭母驢又享受到老區建設促進會1500元的補貼。到今年年末,他家的小驢駒就能出欄了,預計年人均純收入將增收3000元。說起今后的日子,武俊發說,“養驢是第一步,以后等我寬裕了,就在自家院子裡蓋一棟標准化的養驢圈舍,規模大了,我也想加入咱村的合作社”。

古語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敖漢旗大力實施“金融扶貧富民”工程,發揮金融資金的“杠杆”作用,5年將投放5億元信貸資金,放大資金使用效應,助推產業發展,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目標。目前已經完成全旗16個鄉鎮蘇木64個嘎查村的推薦工作,推薦項目戶8345戶,28922口人,其中貧困戶5393戶,20233口人,申報貸款3.06億元,完成了15個鄉鎮蘇木28個村嘎查的貸款發放任務,組建聯保小組570人,覆蓋1654戶、6057口人,其中貧困戶1094戶、3872口人,發放貸款7172萬元。

夢想,夢中懷想。不論是偉大的“中國夢”還是個人的小夢想,都是對美好的渴望和追求,它不分大小,無關輕重。能夠助推百姓實現夢想,過上富足和諧的生活,是敖漢旗扶貧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預計到2014年末,敖漢旗全年將實現2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內蒙古敖漢旗黨建雲平台供稿 齊天月)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