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福建省羅源縣中房鎮立足實際,創新舉措,採取“四個一”措施,建立聯系服務群眾紐帶,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一個進村日聽民聲。以“逢四進村幫農事”活動為教育實踐活動的“自選動作”,全鎮黨員干部每周四進村入戶訪民情,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溝通交流,了解群眾在經濟發展、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建立民情台賬。挂村領導、包村干部做到“四必到”,即“村召開兩委會、黨員會、村民代表會等重要會議必到﹔村發生重大突發性事件必到﹔村舉行重要活動必到﹔村干部要求解決重要問題必到”。活動以來,共組織黨員干部入村110人次,開展各類活動50多場。
一本檔案匯民情。建立包括村情、戶情、民情的村情檔案,由包村干部負責充實完善。包村干部必須及時將黨建、計生、禁毒、森防、新農合和新農保、征兵、環境衛生整治、綜治等8項工作,詳細記錄到村情檔案中,確保做到知村基本情況、知所包村優勢、知村情民意、知貧困農戶、知致富典型、知發展方向。全村現已建立村情檔案23本。
一張聯系卡解民憂。制作民情聯系卡,詳細記錄包村干部信息,發放到群眾手中,確保群眾事有人辦、問題有人管。通過《民情聯系卡》、《群眾熱點難點問題摸底表》全面收集社情民意並登記造冊。落實代理代辦服務制度,對能及時解決的群眾訴求馬上就辦﹔對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登記,提交鎮兩委會研究。今年來,全鎮共梳理民生問題類30件、“三農”問題類12件、其他問題類2件,協調解決基層和群眾困難問題20多個。
一套幫扶機制暖民心。落實領導干部結“窮親戚”制度。鎮兩委班子成員分別結一戶“窮親戚”,鎮政府給予每戶3000元、兩委班子成員個人出資500—1000元,作為貧困戶發展養殖項目啟動資金。同時,通過補貼、借貸等方式,解決項目后續發展資金困難問題。建立所站與村結對制度。“五辦五中心”各結對2—3個村,幫助村裡理清發展思路,下村開展志願和公益活動,經常走訪重點戶、貧困戶等對象,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健全黨員干部公開“晒承諾”制度。鎮黨委每兩周召開一次工作匯報會,包村干部、所站負責人匯報近期工作進展情況,公開承諾下兩周工作目標。 (福州黨建雲平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