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內蒙古鄂倫春旗:“三措並舉”創新活動載體 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2014年06月09日10: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鄂倫春旗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創新活動有效載體,重心下移,貼近民意、關注民生、解決民難,三措並舉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

建立“雙結對”服務鏈,黨群互動解民憂。為進一步轉變機關干部工作作風,樹立宗旨服務意識,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在全旗全面推行“雙結對”服務鏈,架起黨群“連心橋”。全旗134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與82個行政村、30個社區結成了“一對一”、“多對一”聯系幫扶對子﹔3895名黨員干部與1552戶貧困戶、788名貧困學生結對,形成了機關單位與村居結對、黨員干部與貧困戶(貧困生)結對的“雙結對”服務鏈條,搭建聯系服務群眾的有效平台。“雙結對”活動中,旗直科局充分發揮懂政策、視野寬、思路活等優勢,幫助村居制定發展規劃、理清發展思路、爭取惠民項目﹔黨員干部利用自身優勢幫助貧困戶出主意、想辦法,從人力、智力和財力等方面提供服務,讓惠民項目、利民政策、貼心服務走進百姓家。通過“雙結對”服務鏈,已落實惠民項目16個,投入資金4697.9萬元。

實行“六聯“工作法,地企共建助民生。針對全旗地、林、鐵、農各大行業並存的實際情況,為夯實群眾路線基礎,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區域和諧發展,與旗內駐在企業探索實行了組織聯建、事務聯商、黨員聯管、活動聯辦、資源聯用、服務聯做“六聯“工作法。地企在發展思路上一盤棋、一條心,通力合作,共謀產業發展、共興地方經濟、共促百姓增收、共創發展環境、共辦公益事業、共樹文明新風,在旅游、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產業分工等方面進行對接,在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共同協作,在城鎮美化亮化綠化建設上實行建管並重,在爭跑項目上共同培育優勢產業,在惠及民生、培育接續產業和扶持改制企業發展上分工協作,形成了“規劃相互銜接、信息相互溝通、工作相互信任、發展相互支持”的合作機制,打造出地企共建共促共贏的工作局面,讓百姓得到實惠。

唱響“獵”字品牌,黨建引領促民富。作為邊疆少數民族自治旗,965名鄂倫春獵民的生產生活狀況牽動著黨和政府的心,旗委將發展獵區經濟、促進獵民增收作為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落腳點,充分發揮廣大農獵民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普通獵民轉變思想觀念,提高生產技能,積極參與生產勞動,黨建引領的作用得到充分顯現。全旗5個獵區鄉鎮發揮在特色養殖、食用菌培植、手工藝品制作等方面的不同優勢條件,積極爭取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特色村寨等項目,重點打造諾敏獵刀、古裡剪紙、托扎敏樺樹皮手工藝品、烏魯布鐵鄂倫春獵馬、大楊樹多布庫爾民俗游等項目,構建“一村一品一特色”產業格局。獵民群眾人均收入突破萬元,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在活動中得到實惠,感受到溫暖,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黨建雲平台供稿  宋久玲)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