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內蒙古日報評論員:為官不為者恥!

2014年06月07日10:25  來源:內蒙古日報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收到有目共睹的成效,“四風”問題在諸多領域得到了有效遏制,讓人稱快。但是,也有一些不如人意的事相繼出現,而且有的呈現蔓延之勢,比如“為官不為”現象。

“為官不為”傷了群眾利益,也傷了群眾的心。解決“門難進” “臉難看”問題,並不是根本目的,因為老百姓不是閑著沒事干,跑去進那個好進的門,看那張笑嘻嘻的臉,去那裡是有事要辦,落腳點是把事辦妥。“為官不為”,就是空有一張笑嘻嘻的臉而不辦事。“為官不為”的可惡之處,除了不給老百姓辦事,還使上面的政令梗阻,想想吧,這樣日久天長,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干部不干事,群眾的問題和困難就會被積聚,黨員干部隊伍的整體形象就會被扭曲和抹黑。所以,領導干部“為官不為”,就是庸政懶政、尸位素餐。難怪李克強總理一針見血地指出:“不為亦腐”。

“為官不為”的原因,主要不外乎這幾條:一是懶——得過且過,混一天少兩半晌,撞鐘不撞鐘,反正是廟裡的僧。二是怕——不敢作為,缺乏擔當精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攬事攬事,多有不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所以干脆不作為。三是軟——沒本事,難作為,一些干部政治修養、理論知識和業務能力嚴重不足,上了領導崗位后力不從心,沒法硬起來,隻求能過得去。四是怨——極少數私欲極強的人,覺得“四風”被打壓,車子沒了,特權沒了,連公款吃喝也提心吊膽,心上怪別扭的,好,那我行我的對策,笑嘻嘻地坐在辦公桌后不干事。

打破“為官不為”怪圈,要根據病因,對症下藥,要通過反“四風”來根除“官本位”頑疾。廣大黨員干部應該結合反“四風”活動,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給自己上一堂思想課。我們不是泥塑木雕,不是聖像擺設,做人一世,為官一任,要有肝膽,要有擔當精神,應該對“為官不為”感到羞恥。另一關鍵是要明確權責,像李克強總理強調的,要“守土有責”,責任明確了,你不辦事,就得說出個子丑寅卯。不錯,在很大程度上,不作為是一種軟腐敗、軟違規,常常受不到強硬制裁,通過這種方式,官不但能做下去,還可能做上去。所以,我們考察任免干部,要以制度的方式,強化對干部“所作所為”的監督和考核,通過科學合理的日常行為考核和工作業績考核,以系統化、數字化、科學化的考核體系,全面直觀地考核干部工作實績,真正把干部的實際付出、工作實績與晉升提拔挂鉤,有效克服論資排輩下的磨洋工、耗日子,讓愛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位子、有面子,從根本上杜絕干部的“為官不為”。

分享到: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