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群眾路線基層行

真感情 嚴作風 辦實事

蕪湖: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步路”

2014年06月06日08:49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蕪湖市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市委和各級黨委對照“三嚴三實”要求,高標准、高質量地推動教育實踐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從嚴、務實、認真”,是記者在採訪中印象最深的三個關鍵詞。廣大黨員干部帶著感情,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與群眾交朋友、結親戚。他們走出高樓大院,走基層,搞調研,聽意見,辦實事,實現了常態化。

  4月29日,市濱江社區工會開展“尊重勞模、關心勞模”活。圖為志願者將鮮花送給勞模陶榮貴。記者 趙亞玲 實習生 盧亞幸 攝

  真感情——

  從源頭上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步路”

  “雙聯系”工作是蕪湖市踐行群眾路線的有益探索,也是其教育實踐活動的最大特色。開展“機關聯系基層,干部聯系群眾”一年多來,蕪湖市越來越多黨員干部進村入戶、訪貧問苦。市委書記高登榜說,“和群眾聯系沒有期限,與其板著臉給群眾送上一萬塊錢,不如熱情捧上一碗面。”

  蕪湖市要求每位黨員干部做到“五必訪五必問”:困難戶必訪,必問衣食冷暖﹔發展戶必訪,必問致富經驗﹔返鄉農戶必訪,必問就業現狀﹔老黨員老干部必訪,必問發展良策﹔上訪戶必訪,必問事情原委。

  截至目前,各級黨員干部走訪群眾7.7萬多戶,1.4萬個問題得到梳理,1.3萬個得到解決落實。

  “一張笑臉相迎、一句親切問候、一杯茶水待客”。蕪湖市成立了由市長擔任組長的親切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推行以“微笑、真情、文明、敬業、滿意”為主題的親切服務,要求機關干部把群眾當成朋友、當作親人,做到感情親近、態度親切、服務貼心,從源頭上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步路”。

  繁昌縣黨員干部在大走訪中發現,“村村通”公路何時向自然村延伸、部分路面過窄等問題反映最多。於是,縣委決定將其作為今年的頭等大事來辦,率先啟動了“村村通”公路向自然村延伸工程,計劃用3至5年時間建成全縣305.6公裡通自然村“村村通”公路。

  “群眾工作做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每當群眾見到我們都能露出笑容時,就說明我們的工作做到位了。”蕪湖市委常委、繁昌縣委書記單向前說。

  南陵縣三裡鎮上馬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劉愛華上任之初,村裡一窮二白。面對這位異地調任的女書記,村民開始很不看好,“大不了干段時間就走。”

  但是劉愛華不服氣,一門心思想著如何能為老百姓做更多實事,“凡事站在群眾立場想問題,維護民意、解決民困,就一定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劉愛華一邊盤活村裡閑置的資產,一邊走村串戶,發動民工籌資籌勞,修建道路,興修水利。一年下來,跑壞了4雙鞋,用行動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如今上馬村16個村民組全部通車,農田全部實現了自流灌溉,上馬村甩掉了貧困的帽子,成為全鎮的優秀村。

  弋江區開展“我健康、我快樂,和諧弋江”退休人員廣場舞大賽活動。記者 陳潔 攝

  嚴作風——

  問題不解決不作罷 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

  為了防止“作秀”,蕪湖市在“雙聯系”中建立了一套包括建立民情走訪台賬和問題梳理台賬,定時處理限時辦結解決群眾問題機制,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

  繁昌縣對黨員干部群眾工作實行360度管理,一人一檔,予以公開,接受監督,對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的內容按標准賦評價值,作為黨員干部年度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參考。

  南陵縣組建群眾工作部,在鎮村設立民情觀測站,作為全縣民意收集的主渠道。建立動態“問題庫”,實行整改挂、銷號制度,堅持問題不解決不銷號、解決成效不明顯不銷號、群眾不滿意不銷號。

  無為縣高溝鎮黨政負責人牽頭,機關干部參與,每月安排一周為“駐村日”,現場辦公,把群眾所急所需所盼之事消除在基層、解決在一線。

  “干部們每天要問問自己,找的問題專不專?解決問題實不實?”高溝鎮黨委書記、鎮長周永志告訴記者,這段時間群眾提出的68件訴求,已經整改了42項,能當場解決的立馬解決,不能解決的通過每周例會商討辦法。“為了避免相互推諉,我們採取誰受理誰負責原則。”

  鏡湖區在房屋征收工作中堅持群眾利益至上,實施“模擬征收”模式,通過民意主導房屋征收,“拆與不拆”群眾說了算,“公與不公”群眾來監督,“好與不好”群眾來評價,既實現房屋征收快速高效,又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與此同時,對於干部作風中的四風“流行病”、執行“梗阻病”、工作“懶散病”、服務“冷漠病”,蕪湖市列出違規使用三公經費、公款吃喝風、干部賭博風等13項專項整治任務,由紀委、市委辦等15個責任部門牽頭。壯士斷腕地整治,讓三公經費支出下降了18.6%,31名黨員干部受到了查處,1469個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無處循形。

  圖為參賽者結合群眾路線暢談所感、所思。記者 陳潔 攝

  辦實事——

  深入基層投入感情為群眾辦實事

  為著力解決群眾利益訴求問題,蕪湖構建五項機制,推動訴求解決。“我們稱之為群眾工作“五步法”,即一體化收集,精准分析,綜合研判,系統解決,責任倒逼五個步驟。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蕪湖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謝勝權說,“如今再想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已經過不了關、交不了賬,深入基層、投入感情為群眾辦實事已經成為常態。”

  目前,蕪湖市各縣區各單位征求到的8200多項訴求問題,已經辦結4800多項。去年以來,蕪湖以市委、市政府名義的發文壓減33%,取消、下放或合並市級行政審批事項286項,精簡幅度50%﹔市本級騰退辦公用房5100多平方米、改造2500平方米﹔全市“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8.6%。

  通過建立問題解決的定期反饋機制,許多群眾急盼的民生問題得以解決。南陵縣中干渠供應著21個村民組的農業用水,因年久失修、缺乏養護,中干渠逐漸淤塞,也阻斷了通往田間地頭的“最后一公裡”。為此,中干渠所在的工山鎮萬安村充分尊重群眾意見、調動群眾力量,實施由農民“自選、自建、自管、自用”的小農水工程。

  從雜草叢生、淤塞嚴重,到水清岸綠、渠水暢通,中干渠隻用了一年時間。“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圖紙畫不出來。”萬安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李金球感嘆說。

  鏡湖區大礱坊公共服務中心的居民自發組建了“幸福礱坊藝術團”,自排自演,利用“群眾文化廣場”大舞台,每天給周邊群眾送上一台文化盛宴。繁昌縣則通過政府購買文化的方式,將大舞台搬進鄉村,吸引越來越多農民主動參與,不僅成了公共服務、政策宣傳的好平台,也為群眾豐富文化娛樂生活提供了好去處。

  征地拆遷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容易導致干群關系緊張。可弋江區火龍街道在這一工作中,卻“拆”近了干群間的距離,在當地傳為美談。

  火龍街道屬弋江區城鄉結合部,在城中村改造中,對海螺A1地塊實施征遷,征遷面積6400平方米,涉及250多戶,自啟動以來,沒有一家一戶上訪,沒有任何沖突發生,實現了和諧征收。

  “征收工作推進難度大。要實現和諧征收,必須堅守‘從居民的利益出發,讓群眾合法利益最大化’的原則,這也是我們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得到的啟示。”火龍街道黨工委書記柴青鬆說。(記者張磊)

分享到:
(責編:喬業瓊、秦華)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