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浙江大橋頭鄉把為民務實清廉融入到傾聽群眾心聲、優化服務舉措和轉變工作作風中去,以“全民治水總動員”為指揮棒,全面奏響“五水治水”新樂章,用實實在在的治水成效造福於民、取信於民。
“宣傳發動總動員”,輿論氛圍“濃”。一是召開會議,統一思想。通過召開全鄉“五水共治”動員會2次,各村“打響治水攻堅戰”座談會16次,在我鄉8個行政村深入宣傳“五水共治”的重要意義,全面部署“五水共治”的工作重點,及時報道“五水共治”的正反典型以及充分展示各村“五水共治”的進展成效,進一步提高干部和群眾對於治水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讓“五水共治”這項重點工作深入人心。二是拓寬渠道,多方宣傳。充分利用鄉LED屏幕滾動播放治水標語和公益廣告60次﹔利用親情大橋官方微博、官方簡報及時宣傳有深度、有影響力的治水新聞35篇﹔利用流動宣傳車、各村廣播站在62個自然村播報“五水共治”的政策措施和相關法律法規87次﹔利用在各村主干道路、人群密集處懸挂橫幅,張貼治水標語720條,發放“五水共治”宣傳冊5100份,進一步營造“全民治水”的濃厚氛圍。三是組織“五水共治”捐資倡議活動,發動全體鄉村兩級干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群眾以及各村企業代表踴躍參與,募得治水捐共計215000元,為親情大橋實現天藍、水綠、山青的秀美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黨員干部總動員”,率先垂范“優”。一是全面落實河長制,根據縣裡統一安排部署,實行鄉長擔任鄉域范圍內芳村溪、金源溪、虹橋溪等3條主要河道的二級河長,沿線各行政村負責人擔任三級河長,各級河長各負其職,形成“一層抓一層、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確保本轄區河道內的水源質量安全。二是分塊建立段長制。大橋頭鄉將境內3條主要河道實行段長制,實行鄉級段長4名,由鄉干部擔任﹔村級段長8名,由村黨員擔任,各負責人每天至少巡查本段河流1次,每周檢測水質1次,一旦發現水質異樣,立即反饋、及時解決。三是劃分黨員治水責任區,把大橋頭鄉區域內小流域、山塘、水庫劃進各行政村的責任區范圍,並以“黨員責任區”為載體,組織黨員認領治水宣傳、義務巡查、護水節水、排污監管等“五水治水”志願服務崗,目前,我鄉在8個行政村建立了8支“黨員治水先鋒隊”,覆蓋各村黨員干部共計240名,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為群眾們做表率,立標杆。
“群團組織總動員”,治水合力“強”。一是充分發揮青年主力軍作用,鄉團委積極參與治水行動,以“青春助力五水共治”為主線,廣泛組織青年志願者協會、各村團支部、派出所、衛生院的團員青年們開展“我們的家園,我們的水”為主題的青春護水行動共計28次,清潔河道長度6700米,覆蓋青年280余人,組織學校師生開展“小學拉大手”治水行動5次。二是充分發揮婦女優勢,鄉婦聯在各行政村開展“綠絲帶——巾幗治水行動”活動8次,組織帶領廣大婦女積極投身“五水共治”工作,引領廣大婦女成為“五水共治”的倡導者、踐行者、引領者,為建設美麗家園貢獻力量。三是充分發揮鄉老年協會的監督勸導作用,各行政村村老年協會的志願者們發揮余熱,積極充當本村“五水共治”的宣傳員、監督員、勸導員,對群眾亂倒垃圾、亂排污水等現象認真監督,及時舉報,同時積極帶動身邊的群眾投身治水行動。四是充分發揮鄉五水共治小組的集中整治作用。治水工作小組成員深入村轄區內76家工業企業,重點檢查企業的污水處理情況,對有偷排廢水的企業加大處罰力度,進行重點整治。同時,深入各村生豬養殖戶,對污染養殖場開展集中處理整治行動,清點重點養殖戶18家,與養殖戶簽訂關停轉遷協議,完成拆除2戶,全面改善了村庄的生態環境。
“頭腦風暴總動員”,治水特色“亮”。一是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將“五水共治”的具體內容因地制宜地納入各村的《村規民約》中,把政府的治水政策逐步轉化為村民的自覺行動。同時,在各村組建由村兩委、黨員干部、村民代表、普通群眾、村老年協會會員組成的義務宣傳隊,前往每家每戶上門發放《村規民約》,耐心向村民宣傳“五水共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群眾不亂排污水,不侵佔河道的科學意識,引導他們樹立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觀念。二是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制度。今年,我鄉訂制了一批分類垃圾桶共計8000隻,發放給每家每戶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各1隻,通過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從源頭上改善群眾垃圾亂扔亂倒的壞習慣,引導村民定點、定時、有序投放垃圾。同時,為了引導孩子養成垃圾入桶的好習慣,大橋頭鄉依托常山胡柚的外觀造型,設計了110個俏皮可愛的胡柚垃圾桶,放在各村主干道路、人群密集處以及河道兩旁,既為“小手拉大手,垃圾箱裡走”的良好氛圍打下基礎,又為我鄉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了一道閃亮的風景。三是建立“晒水榜單”平台。每周通過“比一比,晒一晒”活動,將各行政村村的治水活動和顯著成效公布於眾,統一張貼在“晒水榜單”平台上,形成“你追我趕,不甘落后”的良好風氣,讓各村黨員干部和群眾們動起來、干起來、比起來、急起來,營造濃厚的治水賽水氛圍。
(浙江省常山縣大橋頭鄉黨建雲平台供稿 鄭 爽、朱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