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佳木斯:破解“三難”推進鄉村教育實踐

2014年06月05日14:1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佳木斯市在鄉村一級教育實踐活動中,針對農村黨員“參學難”、“理解難”、“認知難”等情況,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從破解“三大難題”入手,推進教育實踐活動扎實開展。

針對鄉村日常工作瑣碎繁雜,又正逢播種插秧農忙時節,存在工學矛盾的實際情況,採取“見縫插針”辦法,靈活安排時間,組織黨員集中學習和座談討論。在農村黨員中積極推廣“晚上多學、陰雨天多學、閑時多學”學習模式,確保學習標准不降、學習時間不減、農業生產不誤。針對農村年輕黨員流出比例高、留守黨員年齡偏大、黨員學習難集中情況,採取依照各類黨員情況組織分類學習。樺川縣梨樹鄉對體弱多病、行動不便黨員採取“上門送學”,由村黨員干部把學習書籍和資料送上門,定向輔導﹔對外出流動黨員採取“打一個電話、寄一份資料、反饋一份思想匯報”、創建“流動黨員QQ群”等形式,指導流動黨員開展學習。

針對基層黨員文化程度偏低、理解能力較弱的實際,靈活學習形式,創新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向鄉村和社區下發集中學習篇目和教育影片,在中央教育實踐辦編發的100部優秀黨員教育電視片中選取8部推薦給村,選取10部推薦給鄉鎮,提高了學習針對性。該市樺南縣金沙鄉結合規定學習篇目編發了《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簡明讀本》等適合各類黨員閱讀和理解的鄉土教材,組織包村干部採取拉家常、談心方式,為村黨員干部講黨課作輔導,很受大家歡迎。

針對部分基層群眾對教育實踐活動了解不夠,存在認識偏差,認為活動走形式、不務實的情況,全市從著力解決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入手,提高廣大群眾對活動的認知度和滿意度,頗有成效。其中,湯原縣鶴立鎮通過開展機關干部進村入戶、聽民聲、解難題、“認親串門”主題實踐活動,組織黨員干部進村屯,收集意見284條,梳理歸納出6大類24項,目前立行立改解決10項,讓廣大群眾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中感受到了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變化和進步。(李水泉 張吉彬 記者常春暉)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