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遼寧日報:為官當反思

戴茂林

2014年06月05日13:36  來源:遼寧日報

  中央八項規定的出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監督舉報的增加,網絡視頻的曝光,衣食住行的限制,高壓反腐的持續……終於促使我們的一些官員出現了難得的心理反思:“為什麼要當官? ”

  之所以強調這是一些官員的心理反思,不是說沒有這樣的外在要求。 “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教育和討論已非一日。

  但今天出現 “為什麼要當官”的心理反思卻主要不是由於外在的教育而引起的,它是由於上述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而“倒逼”的。換句話說,正是由於十八大以來一系列轉變干部作風新舉措的出台,才使我們的一些領導干部發出了“為官不易”的感嘆,並進而引發了“為什麼要當官”的反思。

  由此可見,在新形勢下出現“為什麼要當官”的心理反思倒不是什麼壞事,反而應該為之擊節叫好。因為這不僅僅是我們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需要各級官員認真思考的一個方面,更是我們在轉變作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當然,反思不會是頓悟,必然是一個痛苦的階段。反思的結果也不可能是一個,也許會有人由此萎靡不振,不思進取,甚至開小差跑路。但相信更多的人會通過 “為什麼要當官”的反思來解決“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總開關問題,從而丟下包袱,輕裝前進,更上層樓。

  何況,這種必須經歷的反思陣痛並非是領導干部個人可有可無的選擇,這是為了使我們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走上現代化軌道而對領導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黨在新形勢下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包括方方面面,但關鍵還是人的現代化,尤其是領導干部的現代化。

  領導干部的現代化也有各方面的素質要求,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拋棄“為權而官”的錯誤觀念,樹立“為民而干”的現代官德,從而解決“為什麼當官”這個必須解決的根本問題。

  當前,我國的社會發展正經歷重大的轉折點。經濟結構要調整,發展模式要轉變,政府權力要下放,社會組織活力要激發。與此相適應,群眾的參政意識在增強,社會的監督手段在提高,官員的言行被置於放大鏡下,監督將會成為常態。在這樣一個變革的時代、轉折的關頭,如果還不深刻反思,還不迅速轉變作風,就不僅僅是掉隊的問題,而且有可能墜入深淵了。

  轉折也是選擇,陣痛期就是考驗期。經受不住考驗者即使自己不跑路,也會在選擇中被淘汰。因此,隻有順應潮流,認真反思,才能順利度過官德轉變的陣痛期,從而成為一名事業發展需要、群眾滿意擁護、具有現代化治理能力的好干部。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