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常山縣堅持問題導向,立足基層實際,創新活動載體,強化作風建設,通過開展“無垃圾污水、無違建、無牌局、有發展”創建活動,促進全縣180個行政村的提升發展,切實做到了兩手抓、兩促進。
創建“無垃圾污水”村,實現水清景秀。以“百個組織聯百村爭創先進、萬名黨員聯萬戶爭當先鋒”為載體,開展以百個部門挂聯治水、百家企業認領治水、百名干部幫扶治水、百位鄉賢結對治水為主要內容的“四百”行動,充分發動全縣92個機關單位和黨組織挂聯鄉鎮和村治水,認領山塘水庫、河流治污項目。各機關單位黨組織在結對聯系村積極開展清理河(溪)、清理渠(塘)、清理垃圾“三清”行動,集中清理垃圾污水,清理溪(渠、塘)周邊垃圾及水中漂浮物,全面整治村環境,全力消滅了“垃圾河”,實現了村村“水清、景秀”。
創建“無違建”村,改善村庄面貌。結合“四邊三化”整治、“美麗鄉村”建設,以基層走親連心活動開展為契機,摸清各村違建情況,列出詳細“違建清單”,制定創建“作戰圖”,打響“無違建村”創建攻堅戰,努力營造“無違建村”創建良好氛圍,扎實推進“三改一拆”工作,有效改善村環境面貌。同時,把“無違建村”創建情況作考量干部作風轉變、工作效率提升的一項重要指標。今年來,全縣已拆除違法建設269處、90309平方米。
創建“無牌局”村,促進風氣好轉。結合“文明家庭”創建,機關黨員干部在基層走親連心活動中,深入開展法律宣傳教育,大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農村黨員根據“網格化”要求,開展“一句話”先鋒承諾,充分發揮示范員、網格員、宣傳員、督查員、聯絡員“五員合一”作用,帶動片區群眾做好創建工作,爭創“無牌局村”,促進社會風氣明顯好轉。
開展“有發展”競賽,推進科學跨越。在全縣開展“百村立功競賽”,各行政村整合資源,突出自身特色,做強“一村一品”,各顯身手,力爭各項工作在原有基礎上取得較大發展,創出新的成效。在結對機關黨組織的幫助下,全縣180個行政村立足實際,理清發展思路,找准發展路子,制定了三至五年發展規劃。機關黨員干部發揮自身特長,幫助結對聯系的2300多戶重點群體或困難群眾樹立信心,帶領結對群眾走出困境,發家致富﹔農村黨員根據自身特長和群眾需求,傳授聯系群眾相應環保致富技術,發提供發展生產和致富門路,真正做到實行“三無”創建和致富發展“兩不誤、兩促進”。
(常山縣黨建宣傳雲平台供稿 陳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