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實踐活動由學習教育、聽取意見環節向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節過渡的重要節點,盱眙縣舊鋪鎮立足教育活動出實效、黨員干部出實績、群眾得實惠,更加注重在問題查擺上“較真”、在解決上“較勁”,以“小切口”把脈切准問題“大病灶”,切實克服“怕疼護痒”、“諱疾忌醫”思想,制訂切實可行的“診療方案”,從小事小節小問題抓起、從民訴民怨民盼改起,更加突出民生取向,努力辦成一批“民心工程”。
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呼“民聲”。從軟弱渙散黨組織這一民訴上改起,舊鋪鎮細致摸排軟弱渙散黨組織,深入“民聲”一線探民情、問民意,廣泛收集到“第一手資料”: 存在村務財務公開不及時﹔已公開的事項不全面,部分公開事項不清不透﹔“一言堂”現象時有存在,村兩委班子主動謀事意識不夠強,執行力、創新力還有待提高。群眾的第一“民聲”是動員令、軍令狀,必須立抓立改,“立竿見影”。鎮紀檢部門牽頭,召開農經、民政部門成立專項工作組深入鄭盤村調查村務財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存在的問題,廣泛征求並聽取群眾關於村務財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相關問題,並責成相關村綜合“民聲”制定整改方案,並張貼公示。專項工作組定期下村督查村務財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對公開不完善、不到位的事項督促整改到位,同時加強村理財小組和黨群議事會監督作用,並約談村黨總支書記,必要時進行誡勉談話。相關責任部門要對公開事項進行跟蹤“校驗”,鎮紀委召集農經部門進行檢查審計,不留行政死角和監管盲區,定期開展整頓巡訪和“民聲”回訪,徹底根治“坐轎子、當老爺”不正之風,從而杜絕民訴“上訪”。
凝心聚力督辦亂違建得“民心”。從佔用基本農田亂搭亂建這一民怨上改起,徹底根治違建“亂”像,從而在黨員干部中正風肅紀,在群眾中正“民聲”贏民心。鎮成立違建拆除領導小組深入馬橋村、好漢村相關地塊的養殖場,深入核查違建“頭”和“尾”,謹防工作推進“有頭無尾”或“虎頭蛇尾”,堅決查清各個環節黨員干部可能存在的違紀瀆職行為或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現象,必要時給予組織紀檢處分﹔堅持“違章建筑必須拆除且相關地塊必須復墾為基本農田原貌”這一“硬指標”的同時,最大程度維護被拆遷戶的利益,兼顧農民因違建所致的重大損失,動員被拆遷戶主動拆違的同時,組織機械幫助拆違,同時按照有關文件規定給予一定的損失補償,積極幫助被拆遷農戶尋找適宜地塊從事家禽養殖並給予政策引導和扶持資金申請,盡心盡力彌補農戶損失。
“四方五辦”高水費惠“民生”。人人都是當事人,人人都是責任人。舊鋪鎮創造性地將“四方五辦”工作機制實踐在解民困惠民生上,立足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的著、可感知的實惠“大禮包”。我鎮認真梳理《問題排查清單》,鑒於當前正處於水稻栽種季節,優先從“農業用水價格太高”這一民怨上改起,堅決辦好這一民生大事。鎮及時組織農經站、水務站、各村居黨支部書記研究會辦,把好脈、問好診,切准病因:塘庫經過層層外包抬標后,將成本轉嫁至農戶身上。經過多方調研核算后,初步擬定解決方案且議定一個合理價格區間,召集各村居、水務站、承包方、農戶“四方”來商辦確定各方滿意的價格。待合同期滿后,塘庫原則上不得層層外包,若外包后,仍以第一次承包所議定的價格為准,切實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
(盱眙黨建雲平台供稿 張鵬 郝寶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