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貴州省息烽縣人社局:打通“最后一公裡”黨群零距離

2014年05月30日07: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貴州省息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聚焦群眾創業難、就業難、辦事難,不斷優化完善聯系服務群眾制度、平台,“最后一公裡”漸變通途,群眾滿意度不斷上升,黨群關系越來越密切。

完善貸款擔保模式,解決創業難。通過工作實踐和與群眾座談,了解到部分創業人員找不到國家公職人員提供擔保,不能享受貸款扶持,致使在擴大規模、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就業以及創業成功率等方面受到局限。為了讓更多的創業人員得到貸款扶持壯大,該局與縣婦聯、縣農村信用聯社合作實施“婦女小額擔保貸款蒲公英計劃”,並以此作為突破口,推行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免擔保模式。通過取消擔保條件,減少了政府擔保資金的風險,惠及更多的創業人員。僅今年1-3月就有53名創業婦女得到450萬元的蒲公英小貸資金的幫扶。同時,還對自主創業者進行場租補貼和創業獎勵,2014年第一季度,小貸工作再次實現開門紅,發放貸款共計117人1076萬元。成功扶持壯大多家創業實體,直接增加了340個就業崗位。

加強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台建設,解決就業難。就業是民生之本。一是開展勞動力資源調查,准確掌握勞動力資源基本情況。對全縣勞動力資源的基本情況進行地毯式普查,掌握勞動力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住址、有何技能、就業狀況等基本情況,並按照戶籍性質、按戶籍所在地(主要指流動人口)、按人員類別(包括回家大中專畢業生、戒毒康復人員、刑釋解教人員、被征地農民、返鄉農民工、其他人員等重點人群就業情況)等進行分類統計。二是摸清外出轉移就業、再就業人員情況。對全縣外出務工勞動力進行調查,掌握勞動力務工地域分布,行業分布、工資收入水平、就業類型等特點,分析勞動力資源流動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就業引導和勞務輸出等工作。三是開展就業(創業)意願需求調查。為開展創業培訓、技能培訓、職業介紹、就業引導、創業指導等提供依據,實現充分就業。四是建立勞動力資源台賬,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對勞動力資源的增減、轉移就業、再就業、就業創業意願、培訓意願、政策需求、就業失業狀況變化等進行動態管理、跟蹤服務。1-4月完成城鎮新增就業5964人。在重點人群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88%,刑釋人員、社區矯正人員就業率達82.6%,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就業率達72.6%,被征地農民轉移就業率達86.3%。

推行“一條龍”服務,解決辦事難。教育實踐活動中,息烽縣人勞社保局通過征求意見,了解到群眾意見的焦點是在該局服務大廳辦事不方便。該局立說立改,制定出台了《人社工作行為規范》、《服務窗口十禁止》、執法窗口“五杜絕”、“四公開”、“三亮明”,修改完善了《崗位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強化制度的執行,在服務窗口推行“六心”服務,切實做到服務准備“三提前”、服務咨詢“四告知”、服務受理“不推諉”、服務辦理“不積壓”、服務結果“不出錯”,通過建立制度,規范行為,轉變作風,提高服務。群眾不出業務大廳即可全部完成,極大方便了前來辦事的群眾,深受好評。 據了解,自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該局共處理群眾信訪投訴勞資糾紛81件,涉及勞動者750人﹔幫助農民工追討被拖欠工資525.445萬元,涉及農民工664人﹔受理勞動爭議案件27件,涉及38名員工,涉案金額91.63萬元,按期結案率達100%,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高,窗口單位服務職能進一步轉變。

(息烽縣黨建雲平台供稿——習時軒)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