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浙江龍游:積極構建以群眾為核心的“五水共治”工作機制

2014年05月29日10: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浙江省龍游縣堅持領導帶頭,群眾參與,將“五水共治”工作成果作為檢驗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重要試金石,創建以群眾為核心的治水機制,確保治水行動在群眾參與、實踐和作為中取得實效、長效。目前,龍游縣15個鄉鎮(街道)共有10萬余名干群參加開展“雙百雙千雙萬”治水先鋒行動等系列活動。

構建群眾積極參與的決策機制。真心征求群眾意見建議,邀請專家把脈問診,最大限度凝聚民智,調動激發普通群眾參與研究、部署和決策“五水共治”活動,共建美麗龍游。一是邀村民參謀議事。開展“我為‘五水共治’獻一策”金點子征集活動,鼓勵廣大企業職工為企業在節能、減排、降耗、控污等方面想對策、出實招。以“基層走親連心”、“文化禮堂話治水”為載體,邀請村民圍繞治水給村“兩委”班子獻策獻計,並將村民治水願景統一梳理匯總至縣“五水共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考慮。同時,各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立足實際,制定兩至三個“作戰圖”供村民選擇,經村民大會初步討論通過后,將方案進行公示,實現“挂圖作戰”。二是請專家咨詢把脈。整合縣科普講師團、縣級學會、鄉鎮(街道)科協三方力量,通過科普畫廊、科普展板、科普挂圖、科普電影等形式,普及科學治水知識。引入社會治水專家、人才,組建成立“五水共治”公益聯盟,搭建全民參與的治水平台。聯盟所聘請的“技術顧問”通過現場勘查,制作污水設計圖紙、提交治理參考方案等方式,充分發揮專業才智參與治水,為科學決策做好“問診把脈”。三是借他山之石攻玉。利用春節返鄉契機,通過組織新春看河團、上門走訪等方式向返鄉的龍商和寓外人士發出“助力龍游‘五水共治’”倡議書號召其獻計獻策,全力支持縣委縣政府“五水共治”重大決策部署。同時加強溝通交流,在互動中吸取外地好的治水經驗,借鑒外地治水優秀做法,做到觸類旁通,為我所用,從而立足龍游縣情科學制定縣域治水計劃和方案,實現統籌治水,少走彎路,有效增強治水行動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構建群眾積極實踐的推進機制。廣泛發動龍商浙商、義工、婦女等社會各界為“五水共治”共建生態家園出資出力、獻計獻策,切實變“單兵作戰”為“全民參戰”。一是百名“河長”返家鄉。對接省工商聯在橫山鎮先行開展“千企聯千村、合力治污水”試點,通過行業協會商會、異地“雙會”等平台鼓勵龍商支持家鄉治水事業。結合認領“微心願”希望主題季活動,目前,已有娃哈哈集團等7家知名民營企業與橫山鎮簽訂結對協議,74位在外龍商和寓外人士回鄉當名譽“河長”,認領河段、水塘112段(口)﹔65家兩新組織示范點黨員青年參與認養企業林、青年林,近100座山塘水庫被認建、認養﹔募集專項捐款79萬元。二是千名“義工”清河道。組織社會各界人士參與進社區護綠、進河道護水、進交通要道護暢、進鄉村護淨“四進四護”義工服務行動。鼓勵志願者利用休息時間參與“雙百雙千雙萬”治水先鋒行動,共清理靈山江、蓮湖溪等15條溪(渠)河道36公裡。積極開展“學雷鋒、當義工”助推“五水共治”、“弘揚雷鋒精神,爭做護水小義工”等學雷鋒月主題活動,發動230余名志願者組成11支義工隊伍,上街發放護水倡議書1500余份,清理靈山江沿岸等衛生死角70余處。積極開展“紅領巾保護母親河”主題隊課,組織少先隊員學習宣傳惜水節水護水知識,發揮“小手拉大手”作用。三是萬名“婦女”學賀田。結合“潔淨家庭”、“美麗家庭”、“美麗庭院”評比,開展“萬名婦女進黨校學賀田”活動,培訓發動城鄉婦女帶頭做好“門前三包”、垃圾分類處理、定時定點投放等工作。舉辦“創建平安家庭,推進五水共治”千人簽名現場會,開展“五水共治巾幗行”活動,16個機關巾幗志願者小分隊深入農村清潔美化環境衛生,帶動2200余名婦女參與“保護母親河”、“百個機關潔百溪(渠)”等活動﹔38個機關部門婦委會結對聯系132個行政村,參與聯系村賀田模式復制工作考核評分,推進互看互評互學,指導復制創建工作。

構建群眾積極作為的監督機制。集合群眾力量,發揮集體力量,積極構建全民監督機制,由群眾評判治水效果,讓群眾滿意不滿意成為檢驗“五水共治”成效的標准。一是強化輿論媒體監督。在18個文化禮堂組織“八個一”活動,並在91個重點村開展“推進五水共治,共建生態家園”主題巡演,形成“五水共治,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制訂“五水共治”文明公約,以倡議書、短信、微信、微博等形式進行播發,引導廣大市民擯棄沿河拋洒、亂扔亂丟等陋習。由報紙、廣播、電視等主流媒體組成聯合採訪小組,落實專職記者開展明察暗訪。開辟“我是河長”、“走走親心連心”、“生態指導員日記”節目專欄,集中深挖曝光靈山江、衢江等河道存在的“黑、臭、臟”等問題,目前已推出監督報道20余篇。二是開展鄉風評議活動。深入開展以“人人參與護水治水,戶戶爭創潔淨家庭,村村共創生態家園”為主題開展鄉風評議活動,通過樹立先進典型,抵制不良風氣,校正不文明行為,引導農民群眾樹立文明新風尚,建設和諧新農村。截至目前,全縣共評選了縣級“綠色家庭”50余戶、“美麗庭院”60戶,各級“美麗家庭”530余戶、“清潔家庭”8680余戶。三是招募義務監督員。15個鄉鎮(街道)從老干部、“兩代表一委員”等群體中聘請河道義務“監督員”、“塘長保潔員”,明確監督員、保潔員“三員”(宣傳員、信息員、督查員)職責,向周邊群眾進行河道、水塘保護宣傳,每周對河道水質變化、違法排污、河道日常保潔管理等情況進行巡查監督,及時發現反饋問題,並提出合理化建議,全效推動河道、水塘環境治理。現有河道義務監督員37名,水塘保潔員60余名,開展義務巡查215余次,發現整改問題27個。

(浙江省龍游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龍群軒)

分享到:
(責編:高巍、權娟)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