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中央組織部制作了《踐行群眾路線的好榜樣——100部優秀黨員教育電視片》,該系列片每部介紹一名優秀黨員“牢記宗旨、為民服務”的先進事跡, 100名典型涵蓋了農村、街道社區、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高校、“兩新”組織等領域,是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學習先進典型和身邊榜樣的生動教材。通過觀看全國優秀女法官、全國模范法官、“2012年度中國正義人物”、黨的十八大代表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法官陳遼敏的電教片,使我深受感動和教育。
陳遼敏,女,漢族,浙江建德人,1972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1989年12月參加工作,現任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她常年奮戰在執法辦案的第一線,時刻牢記“人民法官為人民”的宗旨,始終秉持“能動司法、服務大局”的理念,用自己的善心、細心、真心化解了了一個個糾紛案件,平均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調解7到8件案子,最多的時候一天有10多件,經她手的案件結案率達95%以上,調解撤訴率達84%以上,且無一例超審限、無一例引發纏訴上訪。
陳遼敏的先進事跡讓我深深地感悟到:“用心”工作是取得優異成績的“法寶”。俗話說:認真做事隻能把事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一名法官在執法辦案中如果離開了“用心”二字,就很難能贏得群眾的信任和贊揚。對此,廣大法官在執法辦案中要千方百計地在“用心”上下功夫。
一是要用心學習。學習是法官創先爭優的必由之路,隻有持之以恆地學習,不斷豐富知識內涵,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辦結好各類新型疑難案件。為此,要正確處理工作和學習的關系,每天不管多忙、多累都要抽出時間看書學習。要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和學習重點。在學習中不僅要學習法律知識,而且還要學習政治、經濟、文化、計算機、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並要養成愛思考、善鑽研和學以致用的好習慣。近年來,我始終以“磨刀不誤砍柴工”的認識來對待學習,每天利用上下班前10分鐘、工作間隙、業余時間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學習業務、政治、文化等與工作和生活相關的知識,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淨化自己的心靈,努力爭當“學習型、專家型”法官。
二是要用心辦案。陳遼敏法官在工作中始終認為:“法官不一定要辦大案,但一定要用‘心’辦案!”她所在的立案庭是法院最繁忙的部門之一,工作相當瑣碎。有老人告子女不贍養的,有夫妻吵架離婚的,有債務糾紛的……陳遼敏深深懂得,即使再小再簡單的案件,對當事人和他的家庭來說都是最重要的“大事”。對此,廣大執法辦案人員要認真對待每一起案件,不因簡單易審而懈怠,不因重大復雜而畏怯,始終依法公正高效辦案。要把調解工作貫穿於庭前、庭中、庭后,用心傾聽,換位思考,深入了解矛盾發生背后的真相,找准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對一些矛盾尖銳、有上訪苗頭的現象,要做好預防工作。在案件宣判后,要及時主動做好辨法析理工作,切實讓當事人輸的心服、贏得明白。
三是要用心創新。創新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推進法院工作爭創一流的不竭源泉。在改革開放日新月異的今天,辦案形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因循守舊、僵化教條,將難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對此,法官要在辦案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學會用智慧辦案,靈活使用程序規則,自覺撰寫精品調研與案例分析報告,通過勤奮地工作積累創新經驗。全國法院辦案標兵、我院少年庭庭長李海英同志,在多年的辦案中總結創新出一套“流水線”工作法:一是在接收案件環節上力求一個“早”字。早閱卷,早審查,早發現問題。對主體不合格或精神損害賠償等不合法請求的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告之理由后直接不予受理,以免響庭審正常進行。二是在安排開庭時間上講究一個“活”字。案件立案后,一般當天立案、當天送達,採用繁簡搭配、科學統籌安排時間,於每周四確定下周案件的開庭時間。三是在庭審記錄上講求一個“專”字。盡量固定專職庭審書記員,在日常工作中用言傳身教,讓書記員盡快熟悉案件內容,確保庭審順利進行。
四是要用心守廉。古人雲: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當法官高揚公正執法“利劍”的時候,違法者並不因其嚴厲而恐懼,而是敬畏其廉潔。“公生明、廉生畏”。法官隻有做到廉潔才能在懲惡揚善的時候斬釘截鐵,毫不手軟。法官如何才能不踩黨紀國法這條“紅線”呢?我想,常懷“知足”心態是最好的答案。明朝皇帝朱元璋曾給手下的人算過一筆賬:老老實實當官,守著自己的俸祿過日子,就好像守著“一口井”,井水雖不滿,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盡。作為法官,要始終牢記“吃人嘴短、拿人手軟”的古訓,一定要時刻清醒地意識到,那些行賄者手裡拿的不是錢,而是一個“套子”,如果管不住自己,就會陷入貪贓枉法的泥潭深淵,毀掉大半輩子換來的幸福生活。相反,如果做到面對誘惑心不動、手不伸,堅守住公正廉潔的道德情操,執法為民的形象就會越來越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