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菏澤市人社局在全市人社系統選派163名黨員到全市170鄉鎮人社所挂職“第一副所長”。選派黨員干部到鄉鎮人社所挂職“第一副所長”,是菏澤市人社局新一屆領導班子推動工作任務落地、服務職能下沉的亮點工程,是全市人社系統黨員干部堅守“精誠團結、敢於擔當、常懷敬畏、狠抓落實”人社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創新舉措。
堅守“精誠團結”,做載體創新的探路者
近年來,基層人社工作在軟硬件建設、業務經辦、服務方式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績,所有縣區均建有縣級綜合服務中心,170個鄉鎮建立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147個社區、5295個行政村建立了服務站,為群眾提供了大量民生服務,但也突出存在機構、編制、人員不到位,經費難以保障,制度建設和服務流程不健全不規范,服務手段單一等問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一屆市人社局黨組審時度勢,果斷作出慎重決策,選派干部到各基層人社所挂任“第一副所長”,協助開展工作,推動基層服務平台建設達標升級,傳遞人社工作的正能量。
為打造好這一“沉職能、接地氣、惠民生”的亮點動作,市人社局迅速成立挂職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第一副所長”原則上挂職一年,在當地黨委政府和派出單位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全程參與人社所管理和服務,發揮好傳幫帶和指導協調作用,不越位、不錯位、不缺位,力爭使服務平台在形象外觀、環境設施、服務行為、業務流程、管理制度、工作崗位上達到“六個規范”。實施方案還對挂職干部工作作風、生活紀律作出嚴格規定,“不動用公共資源,不能給基層增加負擔”,“下派干部一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基層挂職期間要堅持撰寫工作日志,詳細記錄當天的工作情況、解決的問題……”
這一工作得到了省委孫偉常務副省長、省人社廳韓金峰廳長和市委於曉明書記、市政府孫愛軍市長、段伯漢常務副市長的專門批示,省廳並出台文件,確定在全省系統推廣我市經驗。今年4月24日在全省人社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座談會上,菏澤市人社局作了典型發言。領導的支持化為人社部門無聲的行動,全市人社系統普遍建立了黨組成員聯系人社所制度,與業務工作一起謀劃、一起安排和推動﹔各鄉鎮辦事處黨委政府深明大義,積極在工作生活上為挂職干部提供便利,營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
堅守“敢於擔當”,做基層平台的建設者
“這次挂職活動與其他選派干部有所區別,既是一項聯系群眾、服務基層的政治任務,更是一次人社業務水平提升活動。‘第一副所長’要重點提高應變能力、執行能力、創新能力,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在工作中創造優秀業績和特色亮點。”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有杰介紹說。
回想起剛到人社所時的情景,挂職高新區呂陵鎮的“第一副所長”白建民作了一首打油詩:“兩個半人一間房,三張桌子兩張床﹔四個破櫥房中擺,參保檔案打捆裝﹔驗証機器已損壞,一台電腦未聯網”。不僅呂陵鎮,基層人社所均不同程度存在著基層服務平台建設不完善、信息化建設滯后等情況,“第一副所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攻下規范化建設這座堡壘,白建民積極協調爭取,得到鄉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短時間內升級了“硬件”。目前該鎮正在興建一處600平米的兩層辦公樓,為人社所設置了辦公室、檔案室、調解室和服務大廳,購買了檔案設施,工作人員配備到5名。如今170個基層人社所平台建設基本達標,擁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大廳,大廳內設立社會保險、勞動就業等服務窗口,配備了電腦、觸摸查詢機、二代身份証讀卡器等設備,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堅守“常懷敬畏”,做民生工程的服務者
就業是民生之本、安邦之基。市人社局在完善城鄉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上下了功夫,傾力打造“三級就業創業”體系:一級就業為急需型就業,以就業困難人員作為主體,通過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鼓勵企業吸納等渠道,促進困難人員就業﹔二級就業為雙需型就業,針對一般就業群體,通過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網絡等多種渠道,實現供需雙方高效匹配﹔三級就業創業為特需型就業,以高校畢業生等高層次群體為主體,突出做好高學歷、高技能人才引進,鼓勵積極創業,實現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
走進曹縣大集鄉丁樓村,村口“打造山東淘寶第一村”的紅色標語格外醒目。“淘寶村”指的是網商數量達到當地家庭戶數的10%以上,且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村落,目前大集鄉丁樓、劉廟兩個村庄,淘寶產業已經成為重要支柱,主要經營表演服飾、影樓服裝、特色服飾加工,現有從事網絡營銷人員近2400戶,加工個體企業200戶,大學生自主創業59戶,2013年銷售額達到1.5億元。
市人社局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核心,以“第一副所長”挂職行動為平台,下沉服務職能,構建“三級就業創業”體系,打造“半小時公共就業服務圈”,健全社會保險服務機制,實現了就業和社保工作的良好開局。
堅守“狠抓落實”,做群眾願景的筑夢者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做給百姓看。”這是東明縣陸圈鎮“第一副所長”田項楠工作日志裡的一句話。田項楠到崗后,積極奔走,廣泛接觸駐地干部,在工作上尋求配合和支持,想方設法改進工作,熱心上前為百姓解難事辦實事。在他的積極協調下,人社所的同志一起查清了於譚寨村胥懷榮老人沒有重復領取待遇的事實,並為其補發了養老金﹔還幫助四川農民工討要欠薪120余萬元。他感慨地說,“群眾最講實惠,群眾也最講感情”。
挂職工作啟動以來,局黨組多次召開“第一副所長”工作調度會、座談會,班子成員多次到人社所調研走訪,聽取工作匯報、分析存在問題、研究發展思路、察看工作日志,及時跟蹤問效,保証了人員、時間、精力“三到位”。目前基層工作作風得到明顯轉變,規范化建設出現了新起色、新亮點,得到了當地群眾實實在在地認可。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有杰在調研陸圈鎮“第一副所長”工作時,發出了基層工作要做到“四心”的感慨,即傾心投入、耐心服務、細心工作、真心為民。“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看起來可能是不起眼的事,但涉及老百姓的利益,就不是小事,就不能馬虎!”
短短數月,“第一副所長”行動猶如潤物細無聲的及時雨,悄然改變著基層的面貌。在各鄉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統一加挂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牌子,工作機構有了切實保障﹔規范完善了制度流程,讓職權關進制度的籠子﹔調劑充實了工作人員,文明服務、辦事效率進一步提高﹔協調落實了工作經費,軟硬件建設得到有力保障。今年以來,廣大“第一副所長”均組織舉辦了不同形式、不同規模的基層人員業務培訓活動,共培訓基層人員1500余人次,為基層化解矛盾、爭議仲裁、解決遺留問題500余件次。
(山東菏澤市人社局黨建雲平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