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黨正在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活動的主要任務就是緊抓反對“四風"這個重點,集中解決市、縣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把改進作風的要求真正落實到基層,維護群眾利益,解決實際問題,真正讓群眾受益。要完成這一任務,就必須牢牢把握“抓落實”這個環節,通過抓落實來力克“四風”,把黨的政策貫徹到基層,最大限度地實現群眾利益,進一步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進一步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
一、不落實或落實不好是間疏黨群關系,助長“四風”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謂“四風”就是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流行的后果就是使黨的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嚴重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嚴重影響黨群干群關系,損害黨的威信,危及黨的執政基礎。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黨的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
造成“四風”流行的原因固然與部分黨員領導干部宗旨意識不牢,黨性觀念不強,理想信念不堅定,放鬆了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緊密相關。同時也與一些黨的領導機關、領導干部在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方面存在不落實或落實不好的嚴重問題緊密相關,在這個意義上講,不落實也是導致“四風”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黨的根本宗旨決定了黨與群眾的血肉聯系,決定了黨的方針政策與群眾根本利益的內在一致性。對黨的方針政策落實不好,就會損害群眾利益,間疏黨群關系,助推“四風”的流行。例如,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工作抓不緊,落不實,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打折扣,搞變通,致使黨的方針政策落實不到位,黨的紀律規定落實不到位,嚴重脫離黨和群眾的監督,過分放縱個人私欲,助長了“四風”的泛濫。一些人大搞享樂主義,大興奢靡之風,追求享樂,攀比奢華,以權謀私,漠視民生。這些不僅直接妨礙了黨的方針政策在基層的全面貫徹落實,而且嚴重間疏了黨群干群關系,損害了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危及了黨的執政基礎。
二、抓落實是有效反對“四風”,密切黨群關系的有效途徑
抓落實是我們黨的優勢所在。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講話中反復強調“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是管全局、管方向、管長遠的,大家要深刻領會、認真貫徹,咬定青山不放鬆,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我們要緊密結合實際,把各項任務貫徹好,落實好”,“這些政策要一絲不苟、毫不走樣的落實到基層,政策的好處要全部落實到基層”。
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成功就是狠抓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在實踐上的落實。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探索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用這些理論成果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就形成了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抓好這些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是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不斷取得勝利的必要保証和成功經驗。
抓落實是力克“四風”,最大限度實現群眾利益的有效武器。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抓落實可以讓黨關於轉變作風的各項制度、規定全面貫徹,落到實處,徹底讓迷戀“四風”之人失去市場,讓腐敗分子無所遁形,讓為民務實清廉成為新的社會時尚。抓落實可以讓黨的政策顯實效,見真情,讓黨的方針政策深入基層,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實現群眾利益,從而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徹底鏟除“四風”之弊的產生土壤。
抓落實是密切黨群關系的一個關鍵環節。抓落實是黨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是實踐黨的宗旨、實現群眾利益的有效途徑。抓落實的過程既是一個讓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轉化為推動事業發展、服務人民群眾生動實踐的過程,又是一個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聽取群眾呼聲,了解群眾利益訴求,解決群眾關心問題的過程。深入學習、扎實篤行焦裕祿精神,通過抓落實讓群眾感受到黨的政策關懷,享受到黨的政策紅利和發展成果,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戴。
三、抓落實必須發揚“釘釘子精神”
抓落實要像“釘釘子”一樣找准切入點。要找准工作上的切入點,就必須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工作方法,找准查實落實政策過程中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抓住主要矛盾,破解難題,切實把政策原原本本地貫徹落實到基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具有地方特點的工作都必須以貫徹中央精神為前提”,“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在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要做到總書記要求的這一點,一是要加強理論修養,強化宗旨意識和大局意識,全面深入理解黨的方針政策﹔二是要身體力行,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掌握真實情況﹔三是要結合具體工作實際來抓政策的貫徹落實,把抓落實的落腳點放到辦實事、求實效上,做到既符合黨和國家的政策要求,又體現地區特點和群眾利益的要求。隻有從這樣的切入點著手,才能真正抓好各項政策的落實。
抓落實要像“釘釘子”一樣鍥而不舍。要敢於正視矛盾和問題,緊抓問題不放鬆,一個接一個地加以解決,不達目的不罷休,堅決克服急功近利的焦躁情緒。要堅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向群眾問計問策,研究具體辦法,明確具體責任,一環扣一環地去抓,切實推動各項決策和部署的全面落實。
抓落實要像“釘釘子”一樣持之以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有釘釘子的精神,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牢釘實,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抓落實必須像“釘釘子”一樣持之以恆,在建立長效機制上狠下功夫,做到“三嚴三實”。一是要牢固樹立“五大發展”新的政績觀,破除單純以GDP論英雄的舊的政績觀。二是要完善績效考核機制,以實干論英雄、以發展論英雄、以績效論英雄,以群眾評價論英雄。三是要完善工作問責機制,進一步強化崗位責任,做到事有專管之人、人有明確之責、責有限定之期。落實不力問責追責,限期改正,及時處理。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形成抓落實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