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縣在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創新學習載體,精心烹制學習教育“營養套餐”,著力在豐富學習內容、提高學習實效上下功夫。
烹制大餐,原汁原味研讀。一是領導帶頭“領學”。縣委常委會、各單位班子成員按照“一個不漏、人人發言、個個動筆”的要求,拿出專門時間特別是利用晚上、周末時間,開展了集中學習會,原原本本研讀《論群眾路線》、《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學習文件選編》三本必讀書目和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蘭考調研講話、三嚴三實論述、新華社長篇通訊《面向未來的趕考》,在讀原文中尋找發展的思路、解決問題的方法,每人現場撰寫學習體會文章1篇。二是專題討論“研學”。按照集中學習時每天1本原著、每本原著2人導讀、讓導讀人員選取讀本中5篇文章或幾個章節,擬定發言主題,結合自己所思所悟談認識體會,其他領導交流發言。三是專家解讀“導學”。縣委常委班子、各單位班子成員先后聽取了省委黨校教授、總參專家就原著解讀報告會,加深了對原著的理解,縣、鎮領導結合分管工作共撰寫研讀原著體會文章583篇。
配制快餐,電視競賽考學。先后舉辦了縣處級、縣直部門、鄉鎮領導班子三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電視知識競賽,對學習教育成果進行集中“檢閱”,以“全員考”帶動“全員學”、以“真考”促進“真學”。競賽的內容除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十八大,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市、縣委關於教育實踐活動的有關精神,歷代中央領導關於群眾路線和作風建設方面的經典著作、黨章黨規等,還針對縣處級、縣直部門、鄉鎮領導不同的職業特點,分別加入了統攬全局、執窗服、鄉鎮務實類題目。其中,縣處級干部案例分析題目,就是由10個督導組在督導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匯總所得。縣領導在競賽時不僅分析出了現象,查找出了存在的原因,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檢驗了學有所思、學以致用的成果。
開設小灶,創新方式“活學”。 針對一些不便集中參學的對象,洪澤縣靈活學習方式,不搞一刀切。啟用6艘“送學船”,為灘涂、汊灣村庄開展送學活動83批次,解決了湖區2000名黨員學習難題。開出12輛“大篷車”, 深入田間、地頭、村庄,巡回傳播群眾觀點、群眾理念,解決偏遠村居參與率低的問題。發放283台集視頻、音樂、收音等功能於一體的數碼“播放器”, 收錄了經典紅色歌曲、紅色電影、教育實踐活動內容解讀等,讓老黨員在自學娛樂中增強在黨意識,關注活動動態,解決了建國前老黨員行動不便,難以集中學習的實際情況。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王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