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踐活動中,江蘇淮安區著力解決“三大問題”,努力抓實聽取意見,推動活動健康深入開展。
強化思想教育,解決“不願聽”的問題。把掃除思想障礙作為前提。感受“四風之害”:組織全區黨員干部觀看專題片《四風之害》,科級以上干部撰寫心得體會,深刻認識解決“四風”問題的重要性,增強“洗澡治病”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正確“角色定位”:借助中心組學習會,深入開展“為了誰、我是誰、依靠誰”大討論,引導黨員干部消除官僚思想,在態度上尊重群眾。認清“目的意義”:借助群眾路線科級干部培訓班,進行教育實踐活動專題培訓,使黨員干部認識到,找准“四風”問題是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的前提和關鍵,引導其在思想上重視聽取意見。
優化方法路徑,解決“不會聽”的問題。把聽真聽全意見作為關鍵。注重方法“聽真聲音”:堅持宣傳在前,將教育實踐活動目的意義等訴諸群眾,引導群眾出以公心提意見﹔突出“背靠背”,設立意見征集組,開通熱線,24小時傾聽群眾聲音,注重匿名征集,先后發放“四風”問卷5萬多份,全方位了解群眾訴求。暢通路徑“聽全聲音”:在區教育實踐綜合服務平台設立意見收集專欄,拓展意見征集廣度﹔組建 “老少民情團”隊伍,增加意見征集深度。健全制度“常聽聲音”:建立“123”書記民情日和“十個一”聯系群眾服務制度,實現常態化、定點化收集民意。
硬化監督追責,解決聽了“沒有用”的問題。把抓實整改、回應訴求作為目的。公開透明防意見梳理“縮水”:認真梳理群眾意見和反映問題,分為立即改、近期改、長期改三大類。全區面上的在《淮安區報》公示,行業部門的在區域網站及單位公示欄公布,接受監督,嚴防縮水“四風”問題。跟蹤監督防問題整改“注水”:成立督辦組,跟蹤督辦各單位整改情況,適時邀請群眾代表進行效果評判,杜絕弄虛作假。動真碰硬防責任追究“點水”:實行直接負責人和單位負責人雙問責制,對整改不力的採取通報批評、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和調離崗位等方式進行行政問責,做到動真碰硬,力避不痛不痒。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黨建雲平台供稿 韓學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