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群眾路線網

呼倫貝爾市“1+6”強化教育實踐活動分類指導

2014年05月19日15: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呼倫貝爾市針對參加教育實踐活動的單位和人員范圍廣、領域寬、數量大、情況復雜的實際,在前期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制定了1個總體實施方案和6個具體的分類實施方案,分層級、分領域、分對象提出不同目標要求,切實加強對全市教育實踐活動的分級分類指導。

分級分類找准問題,發揮全面指導作用。全市總體實施方案認真貫徹“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以牢牢把握“五個堅持”為基本原則,緊密結合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以開展“四大行動”、推進“六大工程”為實踐載體,把學習教育、反對“四風”、整風精神、領導帶頭、開門搞活動、建章立制貫穿始終,推動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總體實施方案的制定既體現了中央精神、自治區黨委的要求,把全部“規定動作”納入其中,進行細化,提出更加明確的要求,又注重策劃和設計,從總體考慮、具體環節等方面創造性地提出了諸多“自選動作”,增強了針對性和實效性,彰顯呼倫貝爾市活動特色。

因地制宜提出要求,凸顯具體指導功能。為確保把教育實踐活動真正落到實處,防止“一鍋煮”、“一刀切”,呼倫貝爾市分類研究制定了嘎查村社區、林區墾區礦區基層黨組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離退休黨員、牧區嘎查等參加教育實踐活動等6個實施方案,緊扣聚焦解決“四風”突出問題、著力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和扎實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三個重點:嘎查村、社區黨組織以“兩委”班子中的黨員干部為重點,以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為方向,加快為民服務綜合平台建設,實現高效便捷服務群眾﹔林區、墾區、礦區基層黨組織以林區基層林場、墾區基層農牧場生產隊(直屬單位)、礦區車間班組黨組織成員為重點,組織全體黨員搞好教育實踐活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進一步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提高黨員服務職工、服務群眾的能力﹔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以創建示范窗口、便民窗口、形象窗口為目標,建設廉潔服務、陽光服務、優質服務體系﹔離退休黨員突出永葆本色、發揮余熱、教育后代、密切聯系群眾等重點,把調動他們參與活動、聽取他們的意見和為他們辦實事結合起來,發揮他們的政治、經驗和威望優勢﹔牧區嘎查以“黨員中心戶”、“紅色堡壘戶”為依托,以牧區黨員群眾“點菜式提出服務需求”,市旗兩級職能部門、蘇木鄉鎮站所“組團式提供服務”為主要形式,統籌各方力量、整合各類資源、下移服務重心、下沉服務力量、轉變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能力,切實把改進作風的要求落實到嘎查黨組織、黨員中心戶和“末梢神經”。

量身定做設計載體,注重載體創新。在不折不扣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規定動作”的同時,積極創新“自選動作”,針對不同對象部署開展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使內容更符合實際、形式更接地氣:在嘎查村社區,深化拓展“532”工作法、“一線工作法”,認真了解民情民意、矛盾糾紛、信訪案件、群眾訴求等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在林區墾區礦區基層黨組織,深入開展“五訪納諫”活動,即訪職工群眾、訪業務技術骨干、訪先進模范、訪離退休老同志、訪困難職工,廣泛征求和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增強聽取意見的實效﹔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開展“群眾需要我做什麼、我能為群眾做什麼”專題討論,引導黨員進一步明確在“兩新”組織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標准和要求,在投身實踐中增強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實效﹔在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堅決整治特權病、冷漠病、懶散病、享樂病、揮霍病,做到整改不到位的不放過、效果不明顯的不放過、群眾不滿意的不放過,推進為民服務常態化、長效化﹔在離退休黨員中,採取“送學上門”、“送活動上門”的方法,注重發揮好社區、老年大學、老干部活動中心、離退休黨支部和老年社會團體的陣地作用,開展“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我用余熱添黨輝”等研討交流活動,使離退休黨員發揮傳幫帶作用,永葆革命本色﹔在牧區嘎查,牧業四旗直屬部門、呼倫貝爾市直有關部門結合職能職責和教育實踐活動的三個環節工作,抽調精干力量深入嘎查及“黨員中心戶”、“紅色堡壘戶”,有針對性地開展送服務下基層行動,確保做到全覆蓋。針對接羔保育、抗災保畜、疫病防疫、飼草儲備等牧民急需幫助的時間節點開展工作,擺布好時間和精力,統籌好資源和力量,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分享到:
(責編:權娟、秦華)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