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安區結合區情,以搭建“老少民情團”“百姓理論說唱團”和“教育實踐大家談”為載體,助力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老少民情團”拓展意見征集廣度深度。組建了以老黨員、老先進、老教師、老干部、老醫生“五老”為骨干,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員、共青團員、預備黨員和入黨“積子”“五少”為主體的老少民情團。10人一組,每組聯系1名區級領導干部,每周向對應的區領導書面反饋1次收集的民情信息,區領導每半月面對面聽取1次情況匯報。對於征集到的一般性問題,批轉給相關單位和個人,牽涉面較大的,由區領導親自協調解決。目前,通過民情團共收集意見4大類126條。
“百姓理論說唱團”讓學習教育更接地氣。以地方民間藝人為骨干,發動愛好文藝的退休老干部、退休老教師和普通村民等,在各鄉鎮共建立了16支“百姓理論說唱團”, 總人數近500人。區宣傳、文化部門推動專業文藝團體走進“草根藝人”,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將群眾路線理論、教育實踐活動要求用小淮調、快板書等地方說唱形式表現出來,編排了《說說咱身邊的共產黨員》《見到你們格外親》等多個節目,深入村居社區巡回演出100多場,觀眾近2萬人次。
“教育實踐大家談”推動問題真整改。在電視台開設了“教育實踐大家談”空中講壇,分期邀請各行各業為民服務的先進典型以及“執窗服”單位黨組織“一把手”走進演播室,說干事、談體會、亮承諾﹔同時邀請群眾代表進行雙向互動,由服務對象現場對“窗口”作風挑刺,質詢生活生產中遇到的社區衛生、交通出行、就業創業等民生問題,相關單位領導予以解釋並作出整改回應,使講壇切實成為各單位承諾、踐諾,人民群眾聽諾、評諾的大窗口。目前,該講壇已舉辦兩期。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黨建雲平台供稿 韓學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