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教育、聽取意見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洱源縣認真做好第一環節工作小結,開展“回頭看”,查缺補漏,尋找不足,為更好地開展好各個環節的學習教育活動打下堅實基礎。
一看學習教育透不透。從重點學習內容、學習方式方法、專題討論交流、廉政警示教育、學習“三嚴三實”和焦裕祿精神、宣傳李桂科先進典型、基層黨組織專題培訓、黨組織負責人專題輔導報告等方面查驗學習教育是否到位﹔各參學部門圍繞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學習效果對集中學習情況進行自查﹔採取理論中心組、講黨課、專題研討、觀看專題片、撰寫心得體會等形式,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中央領導同志講話精神和規定的必讀書目,認認真真學,原原本本讀,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對照各單位制定的學習計劃,認真檢查學習記錄、個人學習筆記及心得體會落實情況,達不到基本要求的責令重學。
二看查擺問題准不准。查擺問題是否緊扣作風建設,聚焦反對“四風”,有針對性地聽取意見、查找問題,堅決防止“走神”、“散光”,堅決防止似是而非、不著邊際,堅決防止泛泛而談、不痛不痒﹔對不願意找問題、找不到問題、找不准問題、不觸及實質問題的,嚴肅指出、責令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求各單位對學習教育、征求意見環節的工作進行“回爐”,直到找准問題。採取下基層調研、召開座談會、個別走訪等多種形式,從征求意見方式、征求意見數量、對標畫像情況、意見處置工作等方面查驗聽取意見是否到位﹔從聚焦“四風”問題整改情況、群眾反映具體問題整改情況、開展公開承諾情況、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情況等方面查驗邊查邊改是否到位,為真正取得人民群眾滿意的效果筑牢基礎。
三看談心交心誠不誠。主要看“一把手”與班子成員之間、班子成員相互之間、班子成員與分管處室和單位負責同志之間,是否進行了談心交心。是否做到了“四個必談”,即:業務工作問題必談,“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必談,個人思想問題必談,整改思路措施必談。
四看自我剖析深不深。主要看對照檢查、自我剖析是否從理想信念、宗旨意識、黨性修養、政治紀律等方面入手,是否做到了“四風”畫像准、原因剖析深、整改態度誠,“一把手”示范帶動作用,四班子“一把手”以“向我看齊”的鮮明態度,帶頭聚焦“四風”問題,“一風一風”查,“一風一風”找 ,用實際行動為班子成員作出表率,對班子成員提出明確要求,班子成員查找問題不到位的一律返工,帶頭進行整改落實,別是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是否進行了深入查擺。
五看邊查邊改實不實。看領導班子、班子成員和黨員干部是否做到了邊學邊改、邊查邊改、真查真改。是否堅持聚焦“四風”,切實解決關系群眾的辦事難審批難落地難的“三難”、會議多文件多等切身利益問題,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堅決糾正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把改作風的成效落實到“末梢神經”。是否抓緊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是否有規必依、令行禁止,是否強化正風肅紀,對違規違紀行為進行了嚴肅查處。
六看結合實際緊不緊。看把當前工作與教育實踐活動是否完全割裂,搞“兩張皮”﹔是否借口工作繁忙、業務緊張,強調工作學矛盾,沒有限好結。是否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正確處理好工學關系,堅持一手抓實踐活動、一手抓經濟發展,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確保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圓滿完成。突出抓好教育實踐活動與春耕生產和森林防火、深化改革、開展“三清潔”和提升入洱海水質、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構建平安洱源相結合、年度重點項目等的相結合。與學習李桂科先進事跡、轉變工作作風相結合,將教育實踐活動延伸到全縣經濟社會工作的各個方面,用教育實踐活動的新成果、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匯聚起加快發展的正能量,推進美麗幸福新洱源建設進程。
(雲南洱源黨建雲平台供稿 施新弟 楊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