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古吐鄉著眼於新形勢下黨員多樣性、流動性和分散性的實際特點,注重在管理流動黨員動態化、培樹流動黨員常態化、服務流動黨員人性化、發揮流動黨員作用最大化四個方面入手,扎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並取得階段性成果。
構建連心網絡,實現管理“動態化”。鄉村兩級建立流動黨員信息庫,構建流動黨員信息網絡。通過每月更新鄉村黨組織信息庫,准確掌握流動黨員的動態情況,對3人以上,從業地固定或彼此從業地較近,流出6個月以上的流出黨員,建立流動黨小組,由流出前所在黨支部、鄉黨委“負責制”方式管理﹔對零星外出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流出黨員,每人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証》,依托從業地黨組織如實記錄黨員參與活動情況的“挂靠制”方式管理。目前,牛古吐鄉共有178名流出黨員,對每名流動黨員都建立了台賬,已在外出流動黨員中建立流動黨小組8個,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証》132本,保証了外出務工經商黨員“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為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提高教育實踐活動效果,鄉黨委給在農忙時節返鄉的本村流動人員送去教育實踐活動資料,還通過手機短信、QQ留言、電子郵件等方式,及時與流動黨員保持聯系,傳達上級最新的精神和要求,堅持做到“黨員流向哪、管理跟到哪、教育抓到哪”。
搭建活動載體,實現培樹“常態化”。鄉黨委在流動黨員中開展“一學雙帶”活動,即引導流動黨員學習外省、市、縣致富經驗,帶動本地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帶頭回鄉創業致富。同時,牛古吐鄉黨委還出台多項優惠政策,鼓勵流動黨員帶資金、技術回鄉創業。至今,全鄉外出務工的流動黨員共帶動500多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實現收入1500多萬元。先后有6名黨員回鄉創業,引進資金200多萬元,帶頭發展致富項目6個。曾在遼寧省某養殖基地打工的浩雅日哈達村流動黨員李萬學,學到了一手養殖肉羊的好技術,2013年春季回鄉創業,當地黨委高度重視,幫助協調用地、資金,使其建起現代化羊舍,當年就獲利3萬余元,現在帶動同村11戶村民共同致富。牛古吐鄉黨委還明確規定了旗鄉兩級黨代會代表中流動黨員要有一定的比例,選舉表決如不在場可通過委托代理人行使其權利,建立了家鄉重大事項向流動黨員通報和決策前征求意見的制度,在評選優秀共產黨員中充分考慮流動黨員,確保流動黨員的政治權利、村民自治權利、民主監督權利。
強化組織關懷,力求服務“人性化”。鄉黨委堅持“欲管理先服務”的理念,探索在服務中加強管理的柔性管理辦法,出台了《流動黨員管理辦法》,針對流動黨員的特點建立健全了相關制度規定。一是將流動黨員管理納入流動人口管理的重點內容,推行“二級雙管一監督”責任制。鄉、村兩級聯管,黨員自我管理與組織管理結合,組織部門跟蹤監督。二是實行黨建聯絡員制度。鄉黨委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具體負責流動黨員的日常聯絡和管理工作,並要求各村黨支部成員每人聯系1—2名流動黨員,通過信函、電話方式定期了解流動黨員工作和生活情況。三是積極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定期深入到流動黨員家裡走訪、了解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切實為流動黨員解決后顧之憂,使其安心工作,爭取早日回鄉創業。目前,牛古吐鄉黨委共為流動黨員解決生活困難問題97件,代辦54件次事項,結成幫扶對子23對,幫扶資金2萬余元。
創新溝通方式,發揮作用“最大化”。充分利用流動黨員觀念新、技能強、闖勁足等優勢,創新溝通方式,充分發揮流動黨員在全鄉各項事業中的模范作用。通過舉辦座談會、發送短信等方式,及時向流動黨員通報家鄉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共商家鄉建設良策和發展大計,讓流動黨員感受家鄉變化,激發回鄉創業熱情。在流出黨員中開展“創辦一個項目、引進一項技術、提供一條信息、帶富一方群眾”的活動,今年春節期間,5名流動黨員利用返鄉時機,把積累的資金、學到的技術、聯系的項目帶回家鄉二次創業,為家鄉引進項目5個,引進資金100多萬元,帶動勞動力就業33人。
(內蒙古敖漢旗黨建雲平台 曹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