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襄城縣茨溝鄉,新氣象扑面而來:一個個健全村“兩委”班子健全帶來了和諧穩定﹔市“雙百”工程、縣“進百村、謀發展,聯千戶、解民憂”活動、鄉“三真三落實”活動帶來了一批批惠民實事﹔“入口票決制”發展黨員帶來活水源頭﹔“整臟治亂”行動帶來了家園清潔......村村有廣場、組組通公路、人人有笑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引得“美麗茨溝”初綻嬌容。
茨溝鎮黨委書記海軍亭告訴記者:“‘為民’一詞重千鈞,在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中,茨溝鄉堅持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地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及時掌握民情民意,了解民盼民需,堅持立行立改,切實打通聯系群眾‘最后一公裡’。
“芝麻官”們打通農村工作“最后一公裡”
農村“兩委”隊伍戰斗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農村的“落地”。茨溝鄉不斷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芝麻官”們打通了農村工作的“最后一公裡”,是保障茨溝鄉黨的群眾路線開好局的“基礎工程”。
茨溝鄉的武灣村之前由於“兩委”班子癱瘓,根本無法開展工作,黨員群眾信訪問題接連發生,是一個典型的“亂”村。黃相峰是教育實踐活動、“雙百”工程開展之后由鄉黨委、駐村工作隊以及村民共同物色的支部書記人選,在他當選后,立即召開了該村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會,積極征求群眾意見建議。上半年,他向鄉黨委和駐村工作隊反映農田灌溉電力不足問題向后,通過多方努力,爭取到了農田供電線路延伸工程,目前已經通過供電部門的立項和測繪設計,總投資30余萬元,項目實施完成后,可全部滿足村裡果樹種植戶的灌溉澆地用電。之后,又通過一事一議爭取一個2.5公裡的村道路維修項目,該項目已通過財政部門的現場審驗和評審,可爭取上級財政資金26萬多元。當記者問起黃相峰之后有什麼工作打算時,他說道:“組織部的同志告訴我,現在正開展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建立工作台賬的相關工作,下一步我得好好利用村級民生問題、基層組織建設問題這兩本台賬,進一步征集群眾的意見,爭取再為村民多做些好事。”
“三真三落實”活動讓黨員干部“洗澡治病”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找自選動作,茨溝鄉選擇了從細節上進行深挖,很好地加強了黨政班子自身建設和干部管理,有效轉變了工作作風,加強了與群眾的血肉聯系。
“鄉黨委決定在認真做好教育實踐活動規定動作的基礎上,結合本鄉工作實際,開展‘三真三落實’活動,現在干部們每天往村裡、群眾家裡、企業裡跑,鄉機關再也沒有人‘斗地主’了。”副書記葉曉兵告訴記者。該鎮的三真三落實活動為:解民憂動真情,落實干部聯系村制度。每名機關干部要分包一個村,平時要經常性的入村開展工作,及時發現和掌握村情民意,尤其對所包村的困難戶、貧困黨員、留守兒童、五保戶、孤兒等特殊群體要時刻放在心上﹔搞幫扶用真心,落實干部包貧困戶制度。鄉機關15名科級干部每人要分包兩名貧困戶,普通鄉機關干部每人分包一名貧困戶,同時要求制定各自的幫扶計劃和幫扶目標,及時上報幫扶成效、結果﹔干工作下真勁,落實干部績效考評制度。通過“逐月逐季問效、逐項逐事問責”的手段,將績效考核結果與干部選拔任用挂鉤,實行實名打分、各行政村、鄉直各單位、各非公黨支部互評等辦法,將話語權、評價權、監督權更多地交給群眾。
解民憂、辦實事建好“美麗茨溝”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目標最終要落到一切為了群眾上,讓群眾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茨溝鄉不惜財力興辦群眾盼望的實事,贏得了穩定和諧的發展局面。
在一條村路上,鄉機關干部、縣紀委幫扶工作隊聯合當地群眾共100多人,正在開展街道環境衛生整治義務勞動。針對個別村群眾提出的村環境“臟、亂、差”現象,該鄉在第一時間開展了“整臟治亂”行動。由鄉黨委政府、各駐村工作隊聯合牽頭,制定“整臟治亂”行動實施方案,並建立長效機制,本村居民是門前“三包”的責任人,駐村工作隊是所駐村主要干道、水溝暗渠、大型垃圾堆的責任人,鄉政府是剩余村環境整治的責任人。通過此次行動,使農村環境面貌和農民精神風貌都發生了嶄新的變化。
1所提升改造的敬老院、6個高標准打造的村室、9所擴建的中心學校、16個村級休閑健身廣場、2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43.6公裡新修的鄉村水泥路、55眼新打的機井.......
鄉長喬亞強告訴記者:“全力建設‘美麗茨溝’,讓每一位群眾感受教育實踐活動來了的新氣象、新變化,是我們當前的中心工作。”
(襄城縣黨建雲平台供稿 代文濤 寇創)